目前《月亮的孩子》剧组的演员基本已经定案,所以突然插入了一个占据主角地位的成年人角色这件事让剧组很多人都觉得很意外,难免心里嘀咕。
不过大部分人都没有往“政策旋律”的方向想,因为剧本毕竟不直观,而有关于政策推广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表现在道具和背景设计上,比如说报纸,新闻,宣传画上,还有一些需要演员自己去解读,短时间内很难被人一目了然地发现。
很多人都是先去看自己那一部分的改动的。
不过主演一般会通读一遍,因为本身的戏份足够多,顺一遍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胡思琳读的情况下,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代号极光的新角色,而且觉得他很有趣也很有魅力。因为这个人的演员没有被标注也没有发言,所以胡思琳休息的时候,就问了一句演员是谁。
殷怜还没有选定,也就这么回答她了。
胡思琳就问:“曾伦因大哥怎么样?”
殷怜笑了,说道:“有点大材小用。”
胡思琳思索了一下,心想殷怜这意思应该不是讨论曾伦因啊,但似乎也没有想要请他的意思。与殷怜设想的不一样,她以为曾伦因演技这么出众,长得又俊美,应该分分钟成顶流才对。
但事实上,胡思琳和曾伦因的接触更多,知道曾伦因目前的情况比较尴尬。他是以演员作为职业目标的人,本身并不热衷于炒作和宣传。灰姑娘之后他确实爆红了一阵,但是《逆袭的灰姑娘》题材特殊,能证明他有不错的演技,却不能证明他也能演好正剧。偏偏曾伦因自己是一心冲着实力演员去的,因此对于同类题材但剧本却更加粗制滥造经不起推敲的偶像剧兴趣也不大。
他倒不是不愿意演偶像剧,只是希望有更有特色和深度的角色。
但这个要求就足够让人为难了。
不过他当时的人气高,所以放出消息之后,总归还是有符合要求的剧组尝试性地来试试水。曾伦因是真的注重剧本和角色魅力,所以只要剧本够好,人物够好,哪怕降低片酬,冒着不能上映的危险,他还是出演了两部作品。
除此之外,就是在人气流量作品里客串了几个戏份不多但有分量的配角。
胡思琳觉得他演得特别好,但是毕竟出现的频率低,所以曾伦因如今的人气比起出演灰姑娘的时候还是下跌严重,口碑倒一直很出众。
所以胡思琳听说殷怜还没选定演员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曾伦因。而且她记得殷怜一直对曾伦因的演技就挺推崇的,如今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让她不由得有些皱眉。
她心想殷怜是不是听说了什么人编排的闲话,便试图解释道:“曾大哥的演技还是很厉害的,而且他演戏的时候很用心,演得比我们合作的时候还要好。”
殷怜见她急于解释的样子,安抚道:“我没有不相信啊。我一直很喜欢曾伦因的,但是我这部片是个小成本,你就是最大的咖位了。我怕人家看不上。”
胡思琳本能地就想说怎么会,曾大哥不挑剧的,后来想想这说法也不太对,曾伦因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挑剧。而且虽然她看殷怜的剧本,觉得这个角色特别有趣和出众,但是曾伦因年纪比她大,见识比她广,眼界也可能比她更高,她觉得好的对方不一定看得上眼,便转而说道:“你能把剧本给曾大哥看看吗?如果他想演的话,我再让他联系你。”
殷怜觉得胡思琳想得太美,这可能性太低,但是看看也没什么不好,说不定就撞上大运了呢。所以她说道:“给什么剧本呀。你让曾哥下一下app,我给他开个账号,到时候直接就可以看剧本。”
胡思琳:“……这样好吗?他还没答应出演。”
殷怜说道:“骗到人用app也算我赚。”
这样看来,殷怜又是真的挺喜欢曾伦因,并不是找借口推脱不想让他出演。
胡思琳想:看来真的是因为片酬问题了。殷怜给她的片酬是五万一集,以当前市场的儿童演员来说,已经没有同龄人比她更高了。请曾伦因的话,业内传言有人开出过12万一集,但事实上据胡思琳从本人那里听说的情况,曾伦因最近主演的两部剧,拿的片酬都只有二线到三线的水平。
胡思琳想,她其实不应该给小怜拍戏时还拿这么高的片酬,更不应该拿的比曾哥还高。回头她还是协商一下,主动降低片酬,至少也得让曾伦因拿殷怜给她开的片酬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