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730 章 730(2 / 2)

殷怜止住了笑,说道:“你这也太卑微了。唔,我觉得不管怎么样,你的演技总归应该比我有希望吧。而且我觉得你很喜欢表演,既然喜欢我觉得就没有问题——你知道专业歌手里面,有多少人曾经都被人认为五音不全吗?你缺少的只是时间和经验而已……也许还可以加一个阅历。”

她说得平淡,但是卫灵旋却觉得很有说服力。殷怜的语气不用力,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就因为这样,反而让人觉得她是在说实话,而非有意图地在说服。

卫灵旋相信了,甚至浮起了一股信心——正如殷怜所说,表演是她爱好的东西,她是真的愿意去学习和努力的。

除了卫灵旋,其它两位直播嘉宾殷怜也与之提前进行了沟通,主要是沟通了一下这次直播的风格和主调。由于性格不同,很多直播节目的评委往往都有不同的风格,有些节目辛辣讽刺,有些节目励志煽情,当然更多的两手都抓两手都不放过。

但世界上哪有这么多恰到好处的励志故事和值得讥嘲的怪异形状?换句话说,就算是真的有,又有多少节目敢于揭露,舍得无偿宣传?所以更多时候,他们会更愿意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改编,合理夸大,技巧性误导,戏剧性抹黑来达成想要的效果。

当然,在追求事实和便利性改编之间,不同的节目节操也不同,做法也有差距,但是真正试图做出好节目的原创作品和追求便利的跟风作品,出发点不同,各自的做法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殷怜看来,四个字足可以概括很多作品的做法,就是“不够真诚”。

所以她对这一次节目的要求也只有一点,就是足够真诚。

她跟嘉宾的沟通之中,也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嘉宾的评论内容,不必刻意挑刺,也无需出于善意的鼓励,所有评论尽量基于事实出发,有不足说不足,有强项说强项。

但是除此之外,希望能更加深入地讨论演技。比如说,表演视频里哪些是自身经历过的表演误区,哪些是剧本或者人设本身的难度所在,片场拍摄过程之中,有哪些是实际拍摄和预想不同的非演技方面难点,当时又是怎么克服的,以及以自己的经验出发,觉得参赛者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以个人的表现方式适合的角色类型和故事风格等等。

嘉宾们听到殷怜的要求,就有些明白了殷怜对于节目的定位是属于偏重科普和专业性质的谈话节目,但因为面对的是普罗大众,所以用词尽量要浅显和口语化,尽量不要用到太多的专业名词,如果有必要用到的,最好能用白话解释一下。

说实话,最近这些年流行过的科普类综艺很多,但是表演这种事情本来就很娱乐化了,所以即使是做成综艺,也是展示类的更多,倒是没有人想过给行外人科普其中的技巧和门道。

但是几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很好,挺有意思的,应该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直播开始之后,因为宣传片本身的热度,一开始就吸引了很多人,但是这时候大家也就随便看看,并不对一个海选直播抱有什么期待——毕竟嘛,这类的东西大家以前见识得多了,心里也都有数,海选是个漫长而又枯燥的过程,里面真正能看的表演很少,辣眼睛的更多。

殷怜其实也知道这点,所以她在一开始就把条件放得很宽,不但给参赛者充足的时间准备,还允许他们自选剧本台词,反复练习和录制,确保不受临场状态影响,表现出最好的效果。

所以在直播之中真正呈现出来的片段,显然比观众们预期得好太多了,甚至让他们觉得吃惊。

而且娱乐效果也满。海选视频放了没几个,就冒出来一个嘉宾自己演过的角色,而且是模仿路线的,虽然用得不是嘉宾的脸,但这种差异下的相似性才更让惊异。

老戏骨也是捧场,立刻表现出了对其模仿近似度的惊讶——当然这可能也不是完全作假,因为殷怜事先虽然确实先跟他们交代了参赛者们表演的内容,比如选择剧本的大致范畴,演出的是嘉宾的角色或者剧里其他人的角色,表演方式是模仿的嘉宾的表演,还是自我理解之后进行的具有个人风格的表演,以及这些作品在直播之中大致会有的播放排序,但却没有把录像提前给他们看过,所以此时嘉宾看到表演时,是真的惊讶。

他们对于表演的预期,也不过是普通外行人模仿表演的程度,或者是一些偶像剧的表演水准,没想到实际的表演视频,从台词到感情表现都相当优秀,模仿老戏骨的表演竟然更多是神似而非形似。

这就很了不得。

但事实上,这一点很多人之前就已经惊讶过了,因为过了海选初赛的视频,基本上都是水平过得去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换脸不追求外表,这就大大放宽了评选的限制,让更多人可以参与海选,矮子里面拔高个,总有一些表演水准更高的,第二点则是殷怜的海选拍摄方式,自选剧本让人可以选择理解更深并且筹备时间更长的作品,而自助拍摄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适应系统,调整状态,并得到更好的表现。

但这一场模仿表演仍旧是把弹幕的氛围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之后有个语音沟通环节,老戏骨开麦就问:“你看过这部片几次?”

表演者情绪有点激动,表现完全不像是视频中那么稳定和顺畅,回答道:“每年都会看十遍以上,具体几遍早就数不清楚了。”

老戏骨顿了一下,说道:“谢谢你这么喜欢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