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凭一些言论拼命地在个人的投票页面刷负泼脏水,ai却会快速地将之转移到另一个界面,大家点进去就能发现,每个人的评论区都分成了两个区块,第一个区块是一般用户界面,而第二个界面却是经过殷长生研发的小插件“处理过”的界面。
这个界面附带发言账户的许多数据,比如说使用过的ip数量,同ip登录账号数量,同ip登录账号发言数量,以及这些账号的发言内容智能分类,内容提要等等。
说实话,殷怜有发布插件坑水军和营销团队的前科,很多相关行业的工作室对此不是没有防备的。自从插件流行以来,一些营销团队就迅速做出了改变,他们开始进行更复杂的操作,不再用同一个账号发布过多的同类信息,而是在研究过殷长生的插件对于正常账号的分析结果之后,开始把留言条数限定在正常人有可能形成的数据范围之内,这样肯定是大大增加时间和人力成本,变相增加了资本买卖营销数据的成本,某种意义上,也算是起到了类似于给烟酒加税的效果。
当然这个税是一个比较虚拟的概念,殷怜也没有获取收益,但是对于她来说,行业的优化本身就是一种收益,通过层层间接效应最终可以影响她日常获取到的娱乐享受。
总之最近水军行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而罪魁祸首只是一个未成年,这里面有人已经在考虑转行,知道这项生意终究不长久,当然也有人并不反思这个行业的不正当性,反而认为殷怜断人财路,对之恨之入骨。
但不管怎么样,殷怜对这些人是没有畏惧的。这世上要做一件好事,就可能损害到无数坏人,甚至不必是坏人,只是自私自利的普通人的利益。
被人仇恨算不上什么可怕的事情。这种仇恨大多数会随着时间或者现实消散,毕竟越是自私自利的人,往往越会审时度势,欺软怕硬,而殷怜一向自认是最凶最恶的那一个,就算现在表面上显得平和了,但是刻在骨子里的那种狠辣只是收敛了起来,却不会真的消失,就算有人真的因此而把恶意付诸行动,她也不觉得自己对付不了。
事实也是如此,就目前来说,虽然很多人对殷怜十分仇视,但是经历了几次造谣被扒黑历史,刷负面新闻被打七寸的事情之后,网上对于发殷怜黑料非常谨慎。加上殷怜的粉是真的多,而且成分很多样化,虽然殷怜本身并不会特意把人组织起来干什么,但却做了用数量碾压人家的质量。
而且殷怜是真的会对粉丝进行管理的,她事先设定详细的程序,ai在定期帮忙发福利的同时,日常也会利用殷怜的微博客对于各种风向进行引导,主要分三种,一种是一些国家和社会新闻发表态度,一种是劝说和引导粉丝对社会事件的态度,最后一种就是嘲讽各种故意激化矛盾的荒谬言论。
她是不谈论娱乐圈新闻的,平日对于社会新闻的态度也就几个标准意向——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这事糟心你们别急,待本小姐日后从政,以及如果我从了政,你们会不会变成社会成功人士来支援我呀?说白了其实也就是一个核心,遇到糟心事,不要怨天尤地怪社会,做自己现在能做的,并且努力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让日后能做更多。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维持初心。如果你成功了,却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那也太可悲了。一个埋怨社会不公政治黑暗的人,如果一给他当官的机会,立刻就开始贪污弄权,那他们有什么资格抱怨社会黑暗?他们本身难道不就是社会黑暗的源头?
殷怜一直知道,崇拜是有意义的。这是另立于亲情,友情,爱情之后的第四种情感,能让一个人影响另一个毫无关联的人一生,所以,不能让资本的炒作手段把它变得越来越廉价。
而她的引导也确实是有分量的,这其中,一小部分功劳归她,而更多的还是要归功于粉丝对她的喜爱。因为喜爱她,才愿意听从她,模仿她,让她在小粉丝们的人生之中有了重量。
所以殷怜的粉丝,哪怕年纪小,却是出了名的关心社会和民生,自强自立,愿意思考。殷怜虽然不给自己立人设,却一直乐于在各个平台上展示自己,不但展示自己的作为,也展示自己的想法。她不怕得罪人,嬉笑怒骂毫无忌讳,但却一直给粉丝灌输一些想法,比如说一个人要成熟和受人喜爱,必然不能因为察觉自己做错了事而恼羞成怒,反而要学会客观地审思他人和自己的观念和冲突;在网上吵架一定要跳出逻辑陷阱,理解辩论的本质;喜欢她也不必代入她,因为他们自身也应当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如果今天没找到,那么日后一定要去找到,如果努力也暂时找不到方向,那么就利用她,这就是偶像存在的价值。
而这确实是有效的。一千万的粉丝里面,哪怕只有十分之一愿意稍微思考一下她的看法,那也已经是很了不得的影响力了。
这种情况下,思维清晰而且有主见的粉丝会自动去影响一些还没有独立判断能力,缺乏主张而容易盲从的粉丝,并且后者也会慢慢受到思维层面的影响,去思考和学习思考,因此殷怜的粉丝虽然攻击性不强(因为经常被阻止且清楚知道殷怜不喜欢粉丝攻击他人,失去仪态和优雅),却都有着很清楚的原则和很明晰的思维,因此与人争辩时并不落下风,而且很容易获得路人好感度。
当然,也会被人嘲讽说殷怜的粉很高高在上,自以为了不起,但这个论调影响不大,因为粉丝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人,热心的人也不少,普遍接触下来,大家都觉得殷怜粉很正常。
一个粉丝圈子被人给予“正常人”的评价,其实在这个粉圈行为被公众极度厌恶的时代,已经是最大的褒奖了。
因为这样的人气和影响力,所以水军竟然反而不敢跟殷怜的粉丝群体交锋。这群粉继承了殷怜打蛇打七寸的思维方式,可从来不会跟着他们的套路与之互掐,甚至还会借助科技的力量,直接揭穿一些谣言的性质和来源,让人下不了台,甚至给水军背后的受益者造成损害。
这种情况,大家如果没有什么石锤,是不敢去招惹殷怜了。就连这次比赛,也就是攻击一下选手,可不敢牵连那位大小姐。
结果水军也没预料到的是,殷怜还有这种后招。
其实殷怜早就想这样干了,不过以前的时候水军猖狂的平台跟她没什么关系,她也不好利用人家的机密数据。这次轮到了自己当东道主,对方不动则已,如果想在自己的平台上搞花招,自然不能怪她来一个迎头痛击。
水军都是机械性作业,虽然他们也会有一些策略和研究,但是这个行业每次的变化和创新其实都不太多,会因为目前的风向和流行有一些主题内容和词库上的更新,却不会像一个正规的公司项目组一样,对项目本身进行前期市场调查,流程策划……类似的行动往往只针对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市场需求和潜在客户群分布。
这就导致他们很了解他们的雇佣者,对于殷怜的平台情况却缺乏了解,尤其这还是一个成立不到两年时间的平台,偏偏背后的技术力量雄厚,甚至有点黑科技的味道,更不是一般的营销团队可以攻破的了。
他们当然研究过节目组的比赛规则,只是没有预料到殷怜的手段。
一开始刷负评的时候,水军方面甚至没有察觉到网页上评论分区里面暗藏的机巧,不到半天就已经刷了上万条评论,当然是分布在不同选手主页下头的。后来事情爆发,评论区开始讨论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雇主方面发现了不对,水军这边才停了下来。
但是这些评论却不能被删除,哪怕举报也只会表示已经进入“特殊分类区域,无需继续举报”。
而普通观众通过这些负面评论,却可以迅速追索到水军针对的对象,以及得到了水军支援的论调和选手,进而抓出受益者,发现受害者。
这无疑搞得想要走歪门邪道的人很狼狈。这一次是真的有原本有点名气的小网红或者职业选手表示出想退赛的意图。
殷怜也不是不让退,但是之前意图炒作,却希望能够在事发之后全身而退的人却终于发现了先前那份保密合约里面存在的文字陷阱。
殷怜的保密合约只起效于海选初赛。
也就是说,因为已经进入复赛,不管他们是否继续参与节目,都无法阻止节目组公布他们的真实身份。
当然,殷怜其实没有想象之中那么难说话,她很轻易地同意了ai传来的参赛者们的退赛请求,并令ai和退赛者进行了一次协商,表示只要把之前的一些矛盾协商好,她可以不追求对方违反合约的行为。
这违反合约的行为当然不是说中途退赛,而是说在参加比赛之前,选手们都签署过的公正公平条款。
这就很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