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 丁雅琴带着楚灵芸,一大早就出发去麒麟镇了。
楚灵玥收到信, 姜夫人也早早雇了辆马车, 跟随姜清涵去麒麟镇。
她已先命青山到麒麟镇安排布置。
闺秀大考一共考八天。前两天考四科, 剩下六艺每天考一科。
楚灵玥吩咐青山,前两天的四科让表姐正常去考,第三天考琴技时, 再让青山设法阻挠。
姜清涵的琴音、女红、膳食均出类拔萃。
虽然每年的考官都不同, 但官宦世家之间常有往来。
放榜后, 哪个学生技艺更优,考官们就不用再守口如瓶。世家大族不必多花力气,就能打听出来。
姜清涵的琴技, 不能过早暴露。否则等到她明年真正要考时,可能会被有心之人惦记。
……
路上。
车夫坐在车辕上悠悠地赶着马车,姜清涵母女在车厢里悠闲地聊着天。
别人家都是一队队车队,只有姜家是孤零零的小马车,而且还没有伺候的婢女随行。
姜明朝两袖清风,为了让女儿能去星罗棋社深造,更是省吃俭用。家里根本买不起奴婢,去麒麟镇一路,只能她们母女俩互相照料。
不过母女俩不但没有怨气,反而觉得这样更自在些。
车厢里,姜清涵将青山的打算全盘告知。
“娘,对不起。女儿今年明明不打算考,却还要累得娘陪女儿一起演戏。”
“不碍的。”姜夫人拍拍女儿手背,宽慰道,“你爹和娘都支持你明年再考入凌音书院。玥儿说得对,你们姐妹俩一起考进去,还能相互照应。咱们家比不上那些世家大族,你一个人在书院,难免要受些排挤。有玥儿在,起码你们彼此还有个真心人,真有什么,两个人还能商量着来。不像娘当年,身边连个说知心话的姐妹都没有……”
姜夫人和楚三夫人袁红英一样,都是上林书院中品闺秀出身。闺秀间互相攀比、陷害是常有的事。明枪暗箭的她以前也受过。
“玥儿真的是和红英一样,很有主见。”想起逝去的妹妹,姜夫人温柔地笑了,“当年你外祖父想把你小姨娘嫁给鸿胪寺主簿做妻,可你小姨娘执意要与你姨夫在一起。还说哪怕要与袁家断了关系,上街行乞,也决不与楚郎分开。”
姜清涵也温柔笑道:“我虽未见过姨夫一面,但虎父无犬子。看到如今的玥儿和荣儿,就知道,小姨娘当年的选择并没有错。”
“是啊。”姜夫人轻叹,“那鸿胪寺主簿官阶虽小,但对当时的袁家来说也是高攀。后来,我听说,他娶了张家二小姐不到一年,又从浣花坊纳了个妓子为妾。红英在塞北日子虽苦,却能得一个真心待她、至死不渝的夫君。原本我们兄妹三人,就属你小姨娘最有远见……玥儿得她言传身教,自然也是错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