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1 / 2)

梁彦昭脸上笑意又加深了许多,歆歆定是又去他书房转了一遭,不知道这次除了拿个漆印竹筒外,有没有留下些什么?

上次她去人境庐,在铺了桌布的案角写了“梁彦昭,我心悦你”。

而后,顶多三日便要换桌布的梁彦昭,一张桌布已用了快半月。

上上次她去,在青花笔架的一角上挂了个打着流苏的汉白玉同心锁,一把写了“歆”、一把写了“昭”,锁在一处,难舍难分。

而后梁彦昭便把这锁摘下来佩在了腰间。

上上上次,她在松烟墨下头压了一张纸,上头的笔迹是她漂亮潇洒的硬笔书法,写着“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1)

这纸条如今便在梁彦昭最常看的书里夹着,每日展书,必先见此。

上上上上次......梁彦昭不住想着,笑意越来越深。

下头的文臣看了他这意味不明的笑,心里直发毛,辩论的声量都收了好些。

梁彦昭眼都未抬,好像他并非是来主事、而是前来观礼,下头人说什么、如何说都与他无甚关系一般。

他自竹筒里取出张纸条,伸手捻开了看,上面是歆歆经过练习已进益不少的毛笔楷书:此时若是君在侧,何须与雪共白头。

至此,梁彦昭脸上笑意已全部收起,他慢条斯理将纸条折起收至怀里,随后握拳轻咳了声。

正喋喋不休的众臣登时便歇了声音,抬头看向上首储君,心道不知太子殿下有何高见,这时再看,殿下脸上还是一贯清冷,众臣几乎要以为刚刚看见太子殿下含笑是花了眼。

紧接着,殿下开口,先是肯定了在座诸位的能力、看法,言说有各位栋梁在朝,实是南潞之福。

这话出口,大家听了都舒坦,莫说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南潞江山迟早要交到彦昭太子手里,在座都值壮年,若卯足了劲活,混个两朝元老也非不可及之事。

能得未来君主赏识,乃天大的好事。

还没高兴完,便听彦昭太子用尽可能委婉含蓄的言辞指出了两方人各自的漏洞,两派人可着自己的优势夸、揪住对方弱点不放的事,都也被提了出来。

虽他已给大家留足了面子,但谁人又听不出来呢,众人一时里都有些赧然。

最后,彦昭太子以“孤之拙见”开头,重新以律法为依、往例为据提出了新的思路,并用句“劳烦各位回去再做思量,此事改日再议”收了尾。

后便在众臣的心悦诚服里离了场。

——

梁彦昭在太子府门口下车时,刚好碰见宫里送了信来,见是梁玉瑾送来给歆歆的,便从门房手里接过带入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