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遗愿清单 秦三见 3365 字 6天前

第34章

病房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思考人生。

以前我有同学上课走神,被老师叫起来教训,老师问他想什么呢,他说自己在思考人生。

那会儿我们就笑,看戏似的。

老师说他:“你才多大?人都没生过,能思考出什么人生来?”

我们听了继续笑。

后来长大了,不再“唯老师论”,觉得老师这话说得没什么道理,有些人一辈子没生过人,也不影响人家成为哲学家。

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生人是不可能了,但我刚重生,躺在病床上进行“李乘”这个课题的研究。

我不停地去琢磨李乘这个人,反复回忆他说过的话和一些举动跟细微的表情。

我突然意识到,或许李乘的骨子里有一种很难被外人发现的敏感和自卑。

这事儿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天方夜谭,他长那么帅,赚得也不少,平日里相处看得出他家教修养都很好,这要是真放到相亲市场上去,那得特抢手。

没人会相信,这样的男人会自卑。

但我察觉了,因为我一颗心都塞李乘口袋里了,天天跟着他,观察他。

李乘对自己有一种不确定,或者说是“身份的焦虑”。他很在意别人如何看他,在意他在别人眼里是怎么样的形象。

他很追求完美,但又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完美。

所以他痛苦纠结,焦虑不安。

我想起李乘说他在蹦极的时候才能短暂地寻找到“自我”,他只有在天地之间,自由下落,别人都恐慌于失控时,他才觉得踏实。

这是他的特殊性,也是我需要解开的谜。

解开了,他就是我的了。

我想,在追求李乘的道路上,我首先需要做的并不是让他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喜欢他、喜欢他的哪一面,而是不管什么样的他都值得被人喜欢。

我,丁迩,真是任重道远啊!

任重道远的我本人,在李乘来看我的时候,尽管身体抱恙但还是贴心地跟他聊天。

我说:“帅哥,想不想听听我的故事?”

李乘似乎并不是很想听,但看我病态可怜,也只能忍了。

我说:“你应该也感觉得到,我其实是个特没出息的人。”

“没有。”李乘搬来椅子,坐在我病床边,“你很厉害。”

我不敢笑得太大声,一怕扰民,二怕招来医生。

“谢谢你的恭维,不过我自己什么样心里可清楚。”我跟他说,“当初冒失地跑去跟你告白,这可能是我做的第一件完全为自己考虑的事。”

李乘仰头看了一眼我的点滴瓶。

“因为我一直心里有愧疚。”

他看向我,问我:“愧疚?为什么?”

“因为我是同性恋。”我十分坦然地对他说,“十岁出头就发现自己喜欢男生,那时候我接收到的一切信息都是,这是不对的。”

“我从小就是在别人的夸奖中长大的,我爸妈都因为我特别骄傲。我习惯了被称赞,当我发现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特别害怕。”我一点都没撒谎,这不是为了跟李乘有深入的交流而编出来的故事。

我说:“那段时间我甚至不敢开口说话,不敢直视我爸妈,走到哪儿都觉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但其实除了我自己之外,根本没人知道我喜欢男生。”

我笑了:“就做贼心虚么。”

现在的我已经很清楚,这并没什么该心虚的,有些事情是我无力改变的,是上天赋予我的,可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这个道理。

“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爸妈,一想到他们知道这件事之后会有多受伤,想到别人知道后会如何嘲笑我和我爸妈,我就觉得天都塌了。”我对李乘说,“对于一个十岁出头,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很容易走进死胡同。”

他听得认真,点了点头。

“虽然后来我逐渐尝试着打开自己,也学会了像别人一样生活学习,但心里的疙瘩始终都在,我甚至在大学时期因为这个看过心理医生。”我冲他傻乐,“但是刚跟心理医生打了个招呼我就跑了,因为我对他也不信任,总觉得只要我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情说出来,说给一个人听,那很快全世界都会知道了。我害怕。”

李乘抬头看我,四目相对的时候,我开始确认,现在的他正处于和我一样的状况中。

我们有着相同的困扰,都深陷身份的焦虑中。

第35章

教育这件事,是一门学问。

我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且觊觎李乘许久的人,决定对他实施“言传身教”,让他知道,一个优秀的青年是如何逃脱身份焦虑的。

我希望聪明如他,能好好向我学习。

我一点都不羞于在李乘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或许以前会,但现在绝对不会。

我说:“我以前总是想不开,觉得不会有人比我面临的问题更棘手。家里催婚,导师、领导给介绍对象,亲戚朋友逢年过节一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有对象了没?”

想起这事儿我其实还心有余悸,那感觉太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