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2)

邵司微微侧过脸,将口罩戴上,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墨镜,避而不答:“麻烦让一让。”

在一片咄咄逼人质问声中,突然钻出来一个细柔的声音:

“那个,邵先生你好,我……我没什么要问的。”

胸前佩戴着‘博闻社’记者证的女孩子看着瘦弱,却是拼得很,她以一己之力挤到最前面,然后跟座铜像似的,别人怎么挤都挤不掉,而且说出来的话也是十分另类:“不过如果你愿意说的话,你可以跟我说说。”

“又是她?”周围同行都在发笑,“这个连最基本的采访能力都没有的人。”

她身边的一个年轻男人推了推她,埋怨道:“小妹妹,你搞什么,毕业了没有啊?”

女孩子在周遭的嘲弄声里涨红了脸,但眼睛还是坚定又澄澈地盯着邵司看。

邵司半摘下墨镜,瞥了一眼她的胸牌,博闻社,李缘。

“那我就跟你说说。”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对那女孩的另类采访做出了回应。

邵司彻底将墨镜摘下来,捏在手里:“简单来说就一句话,我只是想守住我的底线。”

这句话,整懵了一片人,大家面面相觑。

然而再往下,邵司却是不肯再多说了。

[为什么不说啊?你不是就想借这个事,引到齐夏阳身上去吗。]

[先吊着他们,造会儿势。]邵司坐上车,为了避免被狗仔跟踪,他踩油门提速,随便乱开,绕了好几个弯,确定后头的车辆都已经被他甩开,[料不能一次给太多,不然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

信息时代,再轰烈的新闻,它的时效也短得可怜。

人们每天要接受太多消息——被太多真假难辨、噱头十足的速食产物喂得太饱,永远不缺乏新鲜事物。舆论被营销号大肆主导,“娱乐至死”。

邵司跟媒体打了那么多年交道,在媒体每天抓着他不放的时候,同样的,他也对他们了如指掌。

身为艺人,对于‘舆论’和‘热度’这两个词,太熟了。

邵司摇下车窗,风钻进来的同时,他从后视镜里看到刚刚被他甩开的那辆黑色面包车又悄无声息地跟在了后边。

他现在还不能公开自己为支付解约金卖房子的事情,尽量再过两天。因为‘一个赔钱解约赔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的大明星’这个案情,更让人好奇。

邵司还是把车开进了原先居住的别墅区。

小区治安很好,保安握着警棍走出来,弯腰敲敲狗仔的车窗:“你们找谁?不找人就别停在这里。”

狗仔连连道歉,只好把车开走。

邵司定好了宾馆,不过为保险起见,怕狗仔一直在门口对面的街道里守着,他决定还是晚些再开车出去。

他只能百无聊赖地坐在附近花园长凳上打发时间。

想半躺着睡会儿,发现长凳还是不够长,睡着难受。

顾延舟赶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面:邵司两条腿都曲着,缩在一起,脚踩在长凳边沿,双手环着膝盖,在寒风瑟瑟中——拿着手机打游戏。

第七十三章

邵司忙里抽闲掀起眼皮扫了一眼,见是他之后, 又低下头:“你怎么来了?……等会儿啊, 让我把这局打完。”

顾延舟直接走到邵司跟前,一边皱眉一边解下脖子间的围巾, 拿捏在手里问他:“今天降温,怎么穿那么少?”

一局正好结束, 邵司退出游戏,顺便瞥见右上角显示的时间——20:00整。

他本来想说那是故意想显得憔悴点儿, 凸显一下他“被害人”的身份。

转眼一想又觉得这事解释起来有些麻烦, 于是放下腿,半途改口道:“因为……因为穷啊。”

顾延舟也不在意邵司一张嘴就跟他胡扯, 微微俯身将手里那条深灰色围巾往他脖子上一挂:“戴着。”

“……”

邵司有点为难:“这围巾跟我今天这身不太搭。”

他刚说完,抬眼便看见顾延舟似笑非笑地盯着他看,眼底冷得发寒。

于是邵司抬手将围巾两端绕在一起打了个结:“……戴就戴,你别那种眼神,渗得慌。”

五分钟后。

一辆黑色跑车悄无声息从后门驶出去。

毫不起眼的陌生车牌。玻璃用了特殊材料,从外头看不见里面。司机是个中年男子。

“这些还只是守在侧门的,算上正门后门,大概总共蹲了有三四家媒体。”顾延舟说着, 让司机把速度降下来些,又继续道, “你以为他们晚些就会走?都入行多少年了。”

邵司透过玻璃窗,果然看到几辆熟悉的黑色面包车,面包车里的人不断频频探头, 手上还驾着摄像机。

“按照之前的经验,他们等几个小时没等到就会撤队。”因为也没什么可蹲的,没有哪个艺人会蠢到在风口浪尖还往外头跑。

只能说,这一回他解约引起的轰动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邵司说完,又侧头看他:“我刚刚就想问了,你这是刚好路过?”

“不刚好,特意过来见你。“顾延舟神色隐隐有些疲惫,他抬手捏了捏鼻梁,又道,“一回来就看到你出那么大事。”

大约一小时以前,顾延舟刚下飞机,被机场接机的影迷和媒体记者围得水泄不通,他放慢脚步,给几个站在前面的粉丝签了名,然后冲他们笑笑,说一句‘回去的路上小心些’。

这是他惯用的伎俩,表面上听着暖心得很,其实就是赶人的意思。

就在这时候,有位记者胆大不怕死地问:“请问你知道邵司今天和公司解约的事情吗?你是否知道一些内幕?能不能跟我们透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