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2)

“什么乱七八糟的。”连萧把他手拍开,“操”一声笑了半天。

电视里播了个有小狗的广告,丁宣看完小狗,又把手放在连萧头发上轻轻摸着,低头用鼻尖拱了拱。

连萧就这么躺着看电视,有一句没一句地跟丁宣说话,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再睁眼还是被老妈回家的动静惊醒,看看时间,都快十二点了。

丁宣不知道是也跟着睡了一觉,还是就这么搂着他坐了半天,仍然保持着搂狗的姿势,见连萧睁眼还挺开心,摸着他的脸喊了一声。

“我怎么睡着了,”连萧赶紧坐起来,皱着眉毛给丁宣搓搓腿,“你也不喊我,腿麻了没?”

“看电视睡着了?”老妈把买来的菜搁在厨房,给他俩拿月饼吃,“掰开一人一半,反正你俩都不爱吃。”

连萧接过来看看,枣泥豆沙馅,还行,比五仁的强。

他咬了一口,把剩下的都给丁宣让他慢慢啃,进厨房找老妈。

“饿了?”老妈正在扎围裙,扭脸看看他,“等会儿啊,马上就吃饭。”

“还行。”连萧靠在厨房门框上嚼月饼,“妈,中秋咱们回去看姥姥啊。”

“知道想你姥姥了?”老妈笑着问。

“那么长的假,在家待着也是待着。”连萧捏捏后脖子,“今年过年不就没回去吗?”

“我正琢磨呢。”老妈拧开水龙头淘米,脸上确实是思索的神色,“我想带宣宣回家一趟。”

“回啊。”连萧说,“不就问你回不回呢吗。”

说完他又顿了顿,重新问老妈:“哪个家啊?”

“宣宣自己家。”老妈说。

“回那干嘛?”连萧有点儿警惕地望着她,“要送丁宣回去?”

“不是。”老妈把米锅座进电饭煲里,一边在围裙上擦擦手,边朝外看眼丁宣,“宣宣今年要算虚岁该有13了,实岁12,得正经给他过过……”

连萧看着老妈没多话,等她继续说。

“都这么大了,这么些年也没让他回去看看他妈妈。”老妈放轻了声音,不知道是怕丁宣听见,还是在回想以前的事,眼神都有些放空。

“这孩子不会想爸妈,他妈妈在地底下,总是想他的。”

电视又开始放广告了,丁宣拿着月饼过来,贴在连萧身边握他的手。

连萧偏头瞅瞅他,老妈也没再往下说,母子俩一块儿看着丁宣。

丁宣转转眼珠,把啃得都是牙印的月饼递到老妈嘴边。

“你吃,乖宝贝。”老妈笑着没接,丁宣就退回来重新牵着连萧。

“去,我也去。”

连萧在手心里一下下捏着丁宣的手指头,没再多问,扭头带他回去看电视。

“我也没去见过素华阿姨,回回都你一个人去了,正好。”

第86章

老爸对于他们的中秋安排没提出什么异议,但也没支持。

他边吃饭边听老妈说话,听完只问了句:“非得中秋去?”

“再要有空就得过年了,那更耽误。”老妈征询地看着老爸,“你觉得呢?”

“我觉得什么,”老爸继续吃自己的饭,一脸淡淡的无奈里带着习以为常,“你认准的事儿什么时候轮到我怎么觉得了?”

这说的是大实话。

连萧在一旁默默地一笑。从他能记事儿起到现在,家里只要是老妈愚做的事儿:包括留丁宣那么大的事儿,老爸连“离婚”的话都说出来了,也没见老妈松一下口。

仿佛这世上对老妈而言就两件事,一种是她决定要做的,另一件是她不愚做的。

“我就知道你也会支持。”老妈得到了全家的赞成票,满意地一拍巴掌,“那就这么定了!”

“连萧跟着一块?”老爸又问,“去多久?”

“他肯定一起,我放心他都不放心。”老妈说,“明天早上八点十分有车,中午估计吃个饭,下午带宣宣去看看他妈妈,差不多就回来了。”

一听当天来回,连萧心里也松下一半。

他还记得当年老妈去把丁宣领来,在那呆了好几天,下意识以为自己一整个国庆假都要在那边过了。

“我就不过去了,”老爸点点头,“明天跟小陈说好顶一天班,后天回家看看爸妈。”

“那正好。”老妈也没打算让老爸一起,“那明天我们回家就等着吃你烧的饭了。”

丁宣到底对他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或者说,究竟明不明白“母亲”的意义,是连萧一直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

不仅丁宣,对亲情的淡漠似乎是自闭症的一种统一症状,连萧这些年在周狄妈妈的小机构里见过太多了,不管偏向于什么样的性格,暴躁也好内向也好,对父母的依赖和关注,普遍都比正常小孩低得多。

除了丁宣这种及特殊的家庭环境,让连萧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瓢虫。

那小姑娘很聪明,能把积木摆成很好看的形状,也能和人对话,比很多小孩都能坐得住,但对其他事情统统不关注。

她妈妈亲自带她,什么方法都试遍了,也哄也骂,小瓢虫对她的态度就像一个陌生人,每天被牵着去小机构,放学再跟着回家,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具有亲情意味的互动。

从周狄口中的周妙妙来看,估计在家除了看鸽子,也是个眼里没人的主儿。

连萧问周狄妈妈,周狄妈妈也说不上来因为什么,只能跟他解释,所以这种病叫做“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