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冉冉又仔细回忆了下当时触发第一次讨伐活动的初始事件……

啊!好像就是封屹在哪儿遇到了一群正在说他坏话的书生,然后一气之下砍了他们脑袋,结果这事传出去后,就瞬间点燃了天下学子们早已积聚已久的怒气。

冉冉猛地瞪大眼睛,那岂不就是现在?

于是,原本正乖乖团在封屹怀里的她,四腿一抻就打开了身子,然后悄悄从封屹衣领里,探出一对尖尖的小耳朵,开始像雷达一般前后转来转去,不一会儿,又悄悄探出了一双漂亮的湛蓝色大眼睛,更加密切注意起事态的发展。

此时,几个书生已认出了面前之人就是他们刚刚义愤填膺讨伐了半天的那位摄政王。

因为这天下能穿四爪蟒袍的人总共也没几位,而在这京城地界更只有一位,那便是那位位高权重的摄政王。

突然意识到自己闯了滔天大祸,几个书生立马满头大汗地跪了下去。

一个开始不停给封屹磕头求饶,一个吓得直接瘫软在地,剩的几个跪在那,也全都抖如筛糠,却没一个有骨气敢将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封屹不屑地瞥了他们一眼,心道,若是这会儿他们能如刚才那般直抒己见,自己倒高看他们一眼,结果竟全是一群只敢在人背后嚼舌根的鼠雀之辈。

之后他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全拉去午门斩了。

懒得跟这群鼠辈费事。

这帮玩意儿都白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哪学到了丁点圣人之言?

让他们参加科举,简直有辱科举,就算个别真侥幸过了大比,自己也决不会录他们入朝为官。

品行就不行。

可若让他们回家种地,瞧着这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哪个又是能干得了农活,还不是活着白浪费粮食?

于是他回过头,朝云安候着的方向吹了声口哨,召对方过来。

等云安过来了,他与他一摆头吩咐道:“将这几位送去大理寺,并告之大理寺卿,这几位不仅以下犯上,还藐视朝廷、妄议朝政,直接判斩立决即可。对方若跟你要证据,你便跟他说,此乃楚王言。”

冉冉听到这,与地上跪着的那几个,同时心中一惊。

地上那几个已经开始哭爹喊娘了,她则立马在封屹怀里转了个身,隔着中衣,照他胸前张嘴就咬了一口,也没顾得上自己咬的是哪儿。

“呃——”

封屹闷哼一声,脸色一红,旋即气不过地抬起手,隔着外袍拍了拍冉冉拱在他怀里的小身子。

“松口!”他低声喝道,语气里却没有气恼,只有感到好笑的无奈。

这小家伙还真是哪儿都敢咬。

他是不是太宠着她了?

第二十二章 月下醉猫

冉冉没听封屹的话, 依旧咬着他不松口。

只要这人不收回成命,她就不松口,看他能把她怎么样。

封屹当然知道小家伙为什么咬他了, 还不是不想他斩人?

罢了!不斩就不斩。

封屹扬声叫住正押着几个书生准备离开的云安,吩咐道:“算了, 都放了吧。本王懒得跟他们计较。”

云安和那几个书生,闻言均是一愣。

结果云安先回过神来, 他朝那几个书生喝到:“还不快拜谢王爷不杀之恩?”

几位书生这时才反应过来, 立即跪到封屹面前纷纷磕头拜谢。

但封屹只冷哼一声, 就朝他们宣布道:“杀,是不杀你们了。但本王也好人做到底, 遂了你们心愿,既然你们都不满本王今秋提前开科, 那么今科, 你们就都别考了。”

说到这他顿了下,接着又道:“不!今生也都别考了。”

说罢, 他又转头看向云安, 与他道:“云安, 本王先行回城,你就留在这,将他们几个的姓名、籍贯一一录下,然后再回。到时将名单发往各自籍贯, 告知当地官府,此几位都是德行不修之辈, 永生不得参考。”

地上跪着的那几位,只这么一会儿功夫,心情就跟在那湖中浪尖上走过一遭似的, 经历了几番大起大落。

最后,他们虽保住了性命,却也赔上了一生的前途。

此刻,几人均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再没了游湖的心情。

封屹可没管他们心情怎样,跨上自己坐骑,就往回城的官道上飞驰了去。

当远离众人视野后,他才勒住缰绳,让马儿慢下来,只溜达着往前走。

这时封屹低头朝自己领襟里看了去,他一手将冉冉从怀里拎出来,等拎到半空中,才盯着她不停躲闪的眼神嗤笑了一声:“呵,这会儿知道怕了?谁教你咬人的,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