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翎儿,原本臣一直在等着你长大,但这两年,你却只长心眼,不长能耐,倒让臣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我……”封翎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封屹摆了摆手:“其实也不怪你。谁处在这个位置上,心思都不会简单。但你可以心思复杂,却不该偏。因此臣希望,今日咱们谈过之后,你能开阔自己的心,通过用心而不是用眼睛,去看每一个人。那样,你才能看得出,每个人所求到底为何,又如何才能为你所用。”

封屹说这段话时,他锐利的目光直直透过封翎的眼,穿进了对方的心,看得那少年很快承受不住地垂下了眼。

他是在教他,很用心的在教。

若教得明白,那以后便还可以再教,若教不明白,这便是他最后一次教了。

封翎显然也听出了自己皇叔的这段话是有多重,重到似乎都关乎了他未来的命运。

于是他很努力地想要抓住其中关键,却又总有些抓不住,便在脸上现出了纠结神色。

封屹见了,略一挑眉,轻松道:“行了,臣该说的话均已说完。翎儿,你自己再好好想想吧。臣告退!”

说着,他没等小皇帝有所反应,便径直转身离了开。

封翎这时抬起头,看向封屹那渐行渐远的宽阔背影,突然喃喃与一旁李茂道:“你说,就皇叔这般对朕倨傲的态度,朕身为一个皇帝,心中有所不满,难道不应该吗?”

他问这话时,语气听起来,倒不含任何不满的情绪,只简单一个疑问而已。

李茂这时弯了弯身:“回皇上,想当年,楚王曾跟奴才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若是想要得到旁人的尊重,便要有,或是能震慑住旁人的力量,或是能折服旁人的能耐。总之,都在自己,却不要寄希望于旁人先去改变什么。”

小皇帝听了,似乎懂得了一些,他目光若有所思地转向李茂:“想当年?你很早便已是皇叔的人了?他到底许了你什么好处,令你叛了朕?”

李茂闻言,不卑不亢地跪了下去,他此时模样已完全没了以往的卑微:“回皇上话,奴才从来不是楚王的人,而一直就是您的人。奴才也从未有过任何背主之举。至于奴才与楚王的关系……这么说吧,楚王曾有过大恩于奴才。您还记得,当年奴才是如何来到您身边的吗?”

封翎听到这,才想起,李茂当年是自己皇叔从当时太子手上救下,托当时还是二皇子的自己父皇,来妥善安置,他父皇才将李茂放到了他身边。

那时他父皇曾经说过,此人承了他皇叔大恩,必不会反叛他们一党,可以信。

如今时间过得久了,他竟忘了这一层。

忆过前尘,封翎又看了看李茂:“起来吧!以前你怎样,以后你便还怎样。”

皇叔说得对,一个人归谁用,不归谁用,要看的,是这用人之人的能耐。

既然李茂一直感念皇叔恩情,那他还偏就要继续用着这人。总有一天,他会要他也折服于自己,从而真正的全心忠诚于自己。

皇叔,既然你要朕,用心地去看每一个人,那这回,朕就用心。

……

封屹刚走出御书房所在大殿,就迎面遇到了匆匆走来的慈宁宫大宫女方慧。

虽然他昨日一气之下将慈宁宫封了宫,但是他的人有重要信息要传递时,还是能进出的。

“见过楚王!”方慧离得很远便站定,又屈了屈膝。

封屹探究地看向她:“你怎么过来了?”

方慧答道:“是太后有请。她要奴婢过来与您说,她已答应在您封妃的诏书上盖凤印了。只是,您必须亲自走一趟慈宁宫。”

“哦?”封屹略一沉吟,跟着轻蔑一笑,“那就走吧!去看看,她还有什么招数要使。”

方慧:“是!”

第六十二章 就在这拜堂

封屹走进慈宁宫大殿时, 殿内很是安静,一个宫人都不见,只有肖太后端端正正地坐在殿中。

对方今日情绪很稳定, 一点都没有此前封宫时那番被气到癫狂的模样,见封屹进来, 也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

封屹虽说心中根本不将对方放在眼里,但面上该有的礼数, 他还是没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