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七位长老,如此一来便只剩下始终没有出声的净安和净忧,这两位是六位长老中最年轻的,特别是净忧,长着一张娃娃脸。

净忧耸了耸肩,转头看向净安:“净安师兄,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我是没有的,若是师兄你也不再说话,这事就这样结束了吧。”

净忧笑着,他这次回来也就是看个热闹,本身对三修这件事就保持中立的态度,这事本身就是立场问题,何必管人家怎么做事呢?人家师父都没说什么。

净安同净忧的关系是不错的,他对净忧点了一下头,然后看向三修,他的语气并不像净禅那般带着咄咄逼人的意味,反倒如同流水一般轻柔:“佛子,缘何破戒?”

“心已破戒,身破戒已成必然。”

“佛子,缘何破戒?”净安又问了一遍。

三修愣了一下,便又回答道:“因果,他前世因我而死是因,今世还他相守是过。”

“佛子,缘何破戒?”

净安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答案?三修思索片刻,又答道:“弟子不过一介凡人,凡身凡心如何不动凡念?”

“佛子,缘何破戒?”

“因为,我爱他。”

“好,佛子,我再问,你以为,佛可有情?”

“弟子以为,是有情。大道无情,佛家更是讲求断俗念、断凡情,但是,友情不是情吗?师徒之情不是情吗?同门之情不是情吗?人是凡人凡心,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到无情。若是佛无情,那又何来慈悲心渡世人?若是佛无情,如何来的以身饲虎割肉喂鹰,慈悲之情不是情吗?”三修看向了坐在高处的净安继续道,“弟子以为,佛的‘无情’与我们所以为的无情并非一种,佛的‘无情’或许是到达了一定境界、看得透了,实则无情即是有情。”

“那你对墨子城,究竟是何态度?”净安的神情语气严肃了起来,这个问题和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本质上并无不同的,只不过他这一次要的,是能说服他们的答案。

“弟子要渡他。”三修又解释道,“他是弟子的因果、是弟子的执念,亦是弟子的魔考,弟子须得过了这一关,过不了,便是我心我身永生的囚牢。”

净安又是一笑看向净空:“师兄,你这弟子,悟性不差。”

净忧听了半天忽然反应过来什么:“啊?不是吧净安师兄,你别告诉我你回来就是为了跟佛子论佛?”

净安不说话,这非常好,就是默认了。早几年佛子闭关,刚出关没多久又离开佛门,着实让他逮不到机会,这一次有机会,自然是要论上一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