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2)

“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季盈不解。连她都听说了王都督惹上了事了,于达还要回去掺和做什么。

难道真的青春期的少年,想一出是一出?

肯定和父亲关系不太好,或者这种高官内宅里肯定有什么阴私不足为外人道。那王都督的妻子王夫人肯定不是于达生母,不然不可能于达连提她一句都不屑于提。

这几日唐进在家偶尔也说起这事。秋汛来,皖南西北部一些县区有几个绣的渠道决堤了,这事闹的挺大的。这几天府里内外都有人说起这件天灾人祸。唐夫人还说要把粥棚备起来了,不久之后那些受灾的乡民有些该流落到城外了。

于达没想到她知道的不少,但其中内情她却糊里糊涂的,不甚明了。

他冷笑着出声:“朝廷去年修得堤,今年就垮了。真是可笑至极。”

季盈小声道:“都是贪官污吏害的。”这些贪官真是无法无天,平日鱼肉百姓不说,连这种大型工程款都敢贪污。真是欲壑难填,这回算是栽了。皖南官场经此一遭,肯定要大换血。但唐家应该不会被波及到,叶城在最南边靠近江浙一带,离灾区很远。

于达没有反驳,而是和她细细地说起了皖南这场灾祸导致的前因后果。

那些堰口堤岸是去年新修的,为此朝廷还播了一百万两银子来。没想到这么不堪用,一场暴雨就将堤岸冲毁,淹了白屏县等周边三个乡镇百姓的数千亩良田,伤亡近百人。

白平县令当即被罢工,押送了省里。河道负责人也被押送,这件事本来能在省里解决的。王端游要压下来,砍了相关直系官员的头即可。但是碰巧了淹死了一个人,才使得这事闹大。

谢皇后的亲侄子谢然之碰巧在白平县游历,被淹死在洪水中。

这事就闹大了。谢皇后和谢家哪能就此罢休。在朝堂上利用御史开始弹劾王端游。人在朝中哪能没有政敌,王端游顾不得上别人了,上折子为自己辩护。

皇帝要他回京城述职。

王端游本来想着这件事最坏的结果就是他调任,或者官降一级。但又接到京城来信,说谢家已经收罗了他任期的各种罪证,包括他逼死发妻,残害幼子的人伦惨祸,指责他修身不正治家无道。

王端游这一关不好过了。这其中细节,季盈也是第一次听说。当即就琢磨着:“那你别回去了。等事情结束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