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随意地翻了翻,陶令惊了,他抬眼看了一下闻清映,打直身子从第一页开始看。

前面都是闻清映的读书笔记,最后两页才是今天的课堂笔记。

兴许是因为不能说不能听,闻清映写字特别快,陶令ppt上的重点都在他笔记本上了,而且还有他自己的思考。

观察了一会儿,见陶令显然在震惊,闻清映露出开心的神情来,眉间甚至带了点嘚瑟的意味。

陶令正在看最后一页,他抬手指着上面一个问号。

问号下面有一句话,是针对陶令今天的课堂总结的:“巫术、扶乩和降真的关系复杂,是不是不能这样概括?”

第16章 心跳

看罢问题,陶令笑了笑。

他思考着怎么用最简短的话来回答,拿手机的同时轻声说了一句:“闻清映,你真的太敏锐了。”

因为对方不能听说,陶令几乎没直接叫过他,此时“闻清映”三个字从嘴里经过,陶令忽然愣了一下。

这名字连在一起读的时候,嘴角似乎是微微上扬的。

有点像是在微笑。

他抬眼看闻清映。闻清映把手交叠着放在桌边,腰背挺直了又微微前倾,缓缓拧起眉,已经做出了好好听讲的准备。

陶令噗一下笑了:“你小学生吗坐这么端正?”

见他在说话,闻清映因而注视着他的唇,等他停下才看向他双眼,随即露出两颗虎牙来。

别胡乱朝别人笑啊!

心里有个声音在暴躁,才吼了一句就被陶令飞速按了下去,却还不甘心地嘟噜了两下。像是肥皂泡被戳碎,挣扎要溅出一点水渍。

陶令想了想,在手机上飞快打字:“是的,从巫术到扶乩是一个问题,从扶乩到道教的降真又是另一个问题,三者之间不能全然划等号。我那句总结只追求了简洁,用词不够严谨,是我的失误。”

他一边打字一边冲闻清映招招手,闻清映于是从对面挪到他旁边,轻轻侧身靠近了,一句一句地看着。

陶令的皮肤偏白,手指修长且骨节明晰,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此时指尖在屏幕上飞快跳跃着,他自己没意识到,在旁人看来却有一种熨帖的舒服观感。

很好看。

“所谓降真,即仙真下降人世,跟扶乩请神相对比,贴切的说法是二者的相似性非常强。巫术和扶乩中有些特殊形式,在中古道教中有类似的呈现。仙真下降,中间接受神诰的人被学者称作灵媒,如果把镜头对准灵媒,我们能随时发现萨满精神的存在。

除此而外,道教降真还跟其他古典传统有关系,比如《楚辞》中的人神交接传统,但是你说人神交接就不是巫术了吗?也不一定,很多人也把里面的东西看成巫术。

道经形成的过程很复杂,以上清经为例,经书最终成型,灵媒所在的修炼团体功不可没。不少研究都对准道经本身,其实修道者的精神状态也很重要。这些牵扯到了宗教经验学和宗教心理学的问题,宗教现象学用得上的理论就更多了。”

闻清映一行行看下来,视线在屏幕上滞留了好半天。

两个人的肩膀靠得很近,离挨着却差了那么一点点。陶令忽然转头,双方视线在咫尺之间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