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1 / 2)

奚浣和荣安在刘姐回屋之后,就去找了韩退。

他们希望可以说服韩退,对那些人说出实情。

这样大家一起联合起来,去告孙梓。

总比在这里等着孙梓还钱要好。

信息的滞后性,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孙梓拖得起,可是那些人根本拖不起。

有人说,被欺辱而不自知的人,最是可怜。

其实不是,被欺辱而自知却无能为力的人,才最可怜。

因为清醒又痛苦。

不过有些人是感受不到痛苦的。

就像韩退这样的人。

韩退在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神情激动地说道:“你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装聋作哑不好吗?等有了出去的机会,我就先送你们出去,这样对大家都好。”

奚浣不懂得什么叫做对大家都好。

“我们走了,那这些人怎么办?一直耗在这里吗?”

韩退无所谓地点了一颗烟,含在嘴里,随后吞云吐雾道:“你们不了解形势,也不懂人性。其实刚开始的工人和购房者比现在还要多,但是呢,人家聪明,一看到这里的情况没有转机,就都跑掉了。”

“剩下的这些都是什么样的人呢?你们自己看看,都是跟我爸一样年纪的老弱妇孺,他们为什么留在这里呢?”

见奚浣和荣安不回答,韩退继续说道:“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正常来讲,他们这个岁数的人,都可以退休了。但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农民工,不当建筑工人就只能回家去种地。”

“种那么一亩三分地,满足自身温饱的确是可以,但是他们有的人还要供学生读书,有的人要攒钱给自己儿子买房,有的人要赚钱给家人治病。”

韩退见到眼前的两个人都不说话,就知道他们这种不懂得人间疾苦的学生,是很容易被唬住的。

所以他越说越来劲。

“仅仅靠着种地,是满足不了这些需求的。可是他们的年纪又很大了,也大多没有什么文化,能去哪里呢?是孙梓给他们创造了劳动岗位,虽然给的钱不多,可是总比他们失业要好。”

“这些人不走,是因为既想得到钱,又不想得罪孙梓。这是作为廉价劳动力,最基本的自我修养。”

韩退已经抛弃了自己原本应该有的立场。

完全共情于孙梓了。

“至于那些钱,真的不应该问孙梓要,孙梓有什么错呢?要怪就怪那个古镇。”

“前任的规则他不遵守,孙梓多次暗示他也不上路子,说他妈停工就停工,那些钱孙梓都去投资别的了,哪里能一下拿得出来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