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2)

这个想法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只可惜没有道具。

往前走就看见一块大大的匾额“道南正脉”,下方放着两把椅子,据旁边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南宋朱熹在这里讲学用过的,椅子背后是书院简介,再往后是石碑。

绕过去,进了半学斋,详细的讲述了书院的历史,元明岳麓,湖湘学派,以及清代岳麓。到了清代这,熟悉的人也就多了,晚清四代重臣就沾了俩。

第一个就是曾文正,看完他的履历,真是叫人叹服,用后代的话说他就是科举文男主,又苏又爽。

前半生不算十分出彩,出身农村,亲爹是个乡间老师,二十三岁中了举人排名不太好,进士考了两回,还是三甲同进士。

但他估计是个高情商的,办事手段极强,当官办差后,迅速升职。

曾文正历经三朝,跟着第一个皇帝时,他十年飞跃十级升到二品官,跟第二个皇帝时成了两江总督,跟第三个皇帝时更厉害了,他成了一等侯还世袭罔替。

“真真是极厉害了。”

年轻人们对着他的画像拜了拜,许愿自己的事业也能这样一帆风顺。

第二幅画像是左文襄,相较于曾文正的平步青云,他则要坎坷一些,会试不中、又未能补官,四十岁时才在贵人林则徐的帮助下正式入仕。他一生戎马,最叫人拜服的则是六十五岁时临危受命,抬棺收复新疆,实为民族英雄,令人敬佩。

再往后则是民国时期,楚地人杰地灵,英雄迭出,伟人们带领着同胞抵御外辱、赶走侵略者。

走出书院后,徐大爷提议去东方广场,看见伟人雕像后,所有人都主动买了鲜花,摆放在他面前。

这是这趟出游的第一张合影,众人仰望着他,端端正正的敬礼。

第38章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星城实在是太热了, 外出一趟不容易,尤其是下午两三点,身上汗淋淋的, 大伙再没闲逛的心思, 便回了旅馆歇息。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热浪褪下,城市里便又热闹起来。

众人出门,吃过一顿简单的晚餐, 买了些吃吃喝喝的东西,继续回宾馆呆着。

傍晚的时候,电视里的节目大多是本地新闻, 没人感兴趣,调了几个台, 最后还是停留在了一个动画频道,放的正是《葫芦兄弟》。

一开始,许晓宁还嚷嚷着“制作好差,好丑呀”“大娃好笨”“二娃好蠢”, 后来却看得津津有味,大骂蛇精坏心肠, 又替葫芦娃们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