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边会给你找找图册和样品。”
打发业务员后,沈熠就去商场了。
这竹编藤编的工艺,她们真没人有,就算立马学,也未必能达到要求。
但就这么放弃,那是不可能的,有开拓心的业务员是好的,要量这么大的贸易公司也是很好的合作对象,他们的销售渠道广啊,傻愣愣的推开那就太可惜了。
而且贸易公司嘛,最重要的就是利润。
港城的工资不低,港城工人做这批货,就会增加贸易公司的成本,那不太划算,最好就是去内陆找货源。
内陆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会编织这些,箩筐、草帽、扇子、席子、门帘,那都是生活必需品,祖传的手艺。
照片上的物件精致是精致,但技术是相通的,多做几个熟悉一下,一样可以快速量产。
不过,内陆哪个地方的竹子芦苇最好用、价格最便宜、工艺最好,她不清楚,但有人清楚啊。
她念高中那个地方,附近最大的商场里可是有熟人的,郭建设,人家以前是供销社的主任,哪的货源不清啊?
好在她平时也去烧香,年节都会去唠叨唠叨,这会儿要找人帮忙,也不算突兀。
第46章 热情襄助
沈熠每次去内陆旅游, 都会带回一些土特产和风景照送给郭建设。
郭建设虽说年纪大,但受制于工作时间和交通因素,除了老家和港城, 哪儿也没去过, 沈熠送的礼可算是送到他心坎上。
他也不是只出不进的貔貅,每年回家都会带一些腊肉腊肠豆角干过来,沈熠去拜年了就分一些给她。
这你来我往的交情就加深了。
听见沈熠开了公司,郭建设心里那叫一个惊讶。
眼前这小丫头十八九岁就当老板了?这么年轻?果然还是好好读书才能挣钱,他回头得好好抓孙子的学习, 儿子那是已经长大定型来不及了。
他是个朴实的人,虽说惊讶归惊讶,也没什么坏心思, 当即就答应了。
“你放心,这事包在叔身上, 一定给你办妥当。”
郭建设虽然人来了港城,但公家的关系还在呢,家里儿子也在供销社上班,便把这事交给儿子去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