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2)

副局也不是嘴上客气,是个干实事的人。

电影的开机仪式上,他参加了,还叮嘱秘书写了稿子交给市报。

现在是什么时候?

改开的政策已经执行十一年了,沿海那边的城市动作搞得大刀阔斧,效果也显著,他们这些内地的城市,也不再犹豫,跟上了脚步。但资源是有限的啊,你大庸一不是省会二没有支柱产业,怎么扶持你啊?

好在去年建成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给了众人一线希望。

梧桐栽好了就好引凤凰,这不就引来了一个吗?

主管经济的领导就把这篇稿子又往省里递,虽然我们拉不来大企业大工厂,但是影视公司也是公司吧?港商是外资吧?他们来这吃喝拉撒不得花钱啊,不得促进商业活跃?

更何况cc公司在港城也是大公司了,既然是大公司总能起个带头作用吧,说不定以后还得来多少港商呀!带来了多少外汇啊。

秘书按照副局的意思,对未来的美好场景好生渲染。

秘书也是大学生,出身文学系,那笔力真叫一个好,看得省报的领导频频点赞,大手一扬,安排在了日报。

日报可不像工人报、妇女报,那是面向全省全部群体的。

于是,省里的人都知道港城有电影公司来张家界拍电影了。

一时间,追大明星的、好奇的、相当演员的都来张家界,热闹的很,况且这些人来了又不是当天就走,最快也得住一天吧,总要吃喝吧,叫市里的这些商家真是喜气洋洋。

副局看着这红火的场景,欣慰不已,又叮嘱秘书和周边的巡逻密切关注这边,避免出现什么偷窃、推攘的事故,把好事变成坏事。

副局这工作做得好,一跃众人拿到了省里的进修名额,去港城学习。

港城的经济是远胜于内陆的城市,想去那边学习也不容易啊,都是各行的顶尖人才。本来这个名额是轮不到副局的,可他拉到了cc公司的投资啊,走在了同行的前列。有了港资影视公司来内陆拍摄,也算是两地的影视行业有了合作,对吧。

一周后,副局从港城回来了,可谓收获满满,也开始筹划景区的娱乐设施。

他在积极推销当地的风光,沈熠也在努力推销自己的新业务。

竹编业务是意外展开的,一来就接到了大订单并不代表之后就一帆风顺,沈熠将它介绍给peter时就吃了闭门羹。

“它是落伍的过气的,既不如金属坚固也不如陶瓷精美,我认为它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