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五蕴皆空 冷二九 4168 字 11天前

白天时,瑞光大金塔境内会有许多参观的游客和前来朝圣的信徒。然而到了深夜,此处一片寂静,给燥热的空气增添了一份沉重感。此时大金塔内没有熙熙攘攘的游人和信徒,只有一个缅甸当地人,和穿着缅甸传统服饰隆基的中老年男人。

隐匿于暗处的孟立君仔细看了看,发现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导师,郑勋。

第37章

自从上次妙光寺一别,孟立君就再也没见过郑老师。如果想要见,倒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孟立君内心有些不想面对罢了。郑老师毕竟是他的恩师,他从本科开始就一直受郑老师关照,现在突然站到了郑老师的对立面,他的内心还是有些抗拒。

明华仔细看了看四周,确定不是幻术,便对孟立君点了点头,示意他没关系。孟立君深呼吸了一口,慢慢朝着郑老师走去。

缅甸的当地人似乎是个导游,此时正给郑老师解说着什么。孟立君慢慢靠近,由于没有穿鞋,脚步声很小,在离郑老师还有一两步时,郑老师才闻声转过身来,和孟立君面对面。

郑老师明显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时候、在这里和孟立君相见。他下意识看了看孟立君身后,果然在一处较暗的屋檐下看到了明华的身影。

郑老师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你们真的赶过来了。”

“郑老师。”孟立君习惯性地点了点头。

“怎么样,来到这儿感觉如何?”

“比在西藏好一些。”在西藏时毕竟受制于监兵,现在有了明华撑腰,自然舒服多了。

“哈哈,你这小子还真记仇。”郑老师笑着说,然而孟立君倒并没有这层意思。

“老师来这边又感觉如何?”孟立君问道。

“这个吧,不怎么样。”郑老师说完背起双手,转过身来,面对瑞光大金塔的主佛塔。“你知道这座塔是怎么修建起来的吗?”

孟立君摇了摇头,他知道每次郑老师这样发问,并不是想从他这里得到答案,只是为了自己说话做个铺垫罢了。

“上面的金子,都是缅甸的寻常百姓一点一点捐出来的。这要是放在中国,很不可思议吧?”

“这倒是。”孟立君点了点头。缅甸人对佛教太过虔诚,无论有多贫穷,都愿意将身上的钱财供奉给佛。瑞光大金塔每隔四五年就会重新贴金,这里就好像一座由无数金子和宝石构建起来的城池,放在与如此贫穷的一个地区,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每天有无数人在这座金色的城池里进进出出,却没有人带走任何金子,反而是来得人越多,金城就更加金碧辉煌,这对无信仰的人来说,想必是相当不可思议。

“有些时候,我也很怀疑,到底是物质的力量更大,还是信仰的力量更大。你怎么看?”

孟立君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不是自生的和先验的,认识世界的形式是主观的,认识世界的内容是客观的。然而对宗教接触得越多,孟立君就越觉得意识的力量无比可怕。

尽管许多思想或政治理念都在强调物质才是基础,但是真正让一个国家感到害怕的不是他国的飞机大炮,也不是他国的宇宙飞船,反而是自己国家国民的意识趋向。

国家不可能对国民的意识放任不管,因为只有当所有人都拥有共同的价值导向,为了同样的目标去努力,国家才能够稳健发展。这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治理手段。

所以说物质固然重要,但意识更为重要。以往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孟立君总会下意识地观察郑老师的反应,投其所好地选择如何回答。但是现在他的立场不同了,也不想再趋炎附势,只想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人不可能没有信仰。即使选择崇尚金钱,那也是一种信仰。信仰决定人们的生活,主宰人们的选择。当一个人没有信仰时,他活着也就不再有意义。”

“你把信仰和信念搞混了。”

“不,如果只把信仰定义为宗教相关,那太狭隘了。广义的信仰和信念并没有区别。反过来说,如果把宗教的定义扩大,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或是人文主义都看作一种宗教,那信仰和信念也没有区别。”

“……”郑老师沉默了一阵,有些感慨地说:“看来出去一趟,你变了不少。”

孟立君没有反驳。

“听说白云寺那边进展不顺利,请来的施工队出了不少事。”

“您为什么要参与这些事呢?”孟立君总算问出了心中的疑问,脸上的表情似乎已极力隐忍,“你研究佛教这么多年,现在却要和儒界的人一起毁掉佛教吗?”

“你懂什么?就算我们现在不这么做,宗教早有一天也会毁灭!”郑老师的表情也逐渐严肃起来,“我们只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罢了。”

“宗教不可能毁灭,你知道的。”孟立君坚定地说,“从泛神教、多神教到一神教,宗教的形式多种多样,你不知道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宗教。只要人们还在思考,还在社交,就一定会有宗教出现。”

“你的结论下得太武断了。”

“是你想法变了!”孟立君一手指着身旁的大金塔,满眼通红地问道:“你看到这种东西,心里一点感觉都没有吗?!”

空气安静了一阵,只剩下孟立君大声喘气的声音。

郑老师不再说话,而是仰起头来,看着眼前这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这样一座建筑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奇迹,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也是不可多得的世界瑰宝。它仅仅是安静地伫立在那里,就言说了无数的内涵。站在如此庄重的宗教建筑面前,就连无神论者都会对这个世界感到动摇。

郑老师叹了口气,“我知道宗教对人类来说有多重要。”

“您当然知道。”孟立君逐渐平静下来,语气也柔和了许多,“您研究了几十年的东西,怎么忍心看着它毁灭。”

“有时我也心存侥幸,佛教经历了那么多法难,最后还是发展到了现在。我想或许我所做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环,对这个宗教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可是说到底,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有些时候,你就是得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郑老师说完,自嘲似的笑了笑,“如果我直接出家,可能也没这么多事了。你可以说我追求名利,但我确实无法放下燕大的职位。”

“我希望您能尊崇内心,不要做将来会后悔的事。”

“哈哈。”说出心里话,似乎轻松了许多,郑老师笑了笑,又道:“你这小子也来给我做人生导师了?”

“不敢不敢。”刚才的气势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孟立君一下又怂了起来。他心里想着他的博士学位应该是彻底没戏了,而这时郑老师又说了一句话:“佛牙舍利,在赵奇那里。他坐车去了蒲甘,计划在那边躲一阵。按照计划,后天早上我会出席交接仪式,但那时候他们会发现舍利不见了。我们会找理由尽快回国,到时候赵奇再返回仰光,和我们汇合。我们毕竟是中国代表团,出关应该不难。”

赵奇,也就是赵副教授。得到这个消息,孟立君心里松了一口气。

“冯教授也会和您一起吗?”

“没错。你已经见过他了吧。”

“见是见过了……”孟立君回头看了看明华,而郑老师也跟着看去。

明华向郑老师点了点头,郑老师也回了个礼,接着迈着步伐朝明华走去。三人很快走到一起。

“最近实在是多有得罪了。”郑老师带着歉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