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兰直接答应了,与此同时,华宁放出了消息,需要在附近乡村里招几名擅长缝纫的女工。

这年头的乡下谁家的衣服裤子破了不是媳妇缝缝补补的?大部分手工都不差,极少数手工不好的,基本上也都是因为本身可能不太喜欢这方面的。

有可以干活挣钱的机会,附近的女人们跃跃欲试,可华宁列出了条件。

“我们要的女工是要有理想的女人!要勇于为自己而活,那些唯唯诺诺受人欺压,或者是同样作为女人却在欺压女人的,来了我们也不要!”

来报名的人很多,华宁挑选了其中两名,现在服装作坊便有了四个成员。

她给这两人开的基本工资是一个月一百五,但另外还会有提成,这对于乡下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谁不羡慕呢?

不知不觉之间,华宁的到来几乎改变了三塘镇大部分家庭的男女地位。

哪家的男人再敢打女人,女人就敢提离婚,去起诉!

想到离婚了自己变成徐大伯那样落魄的样子,男人的拳头立即收了回来,而家中的许多小事上也都发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女人的地位越来越高。

而那些人看到去华宁那里干服装活儿的女人工资那么高,人人都想去干干试试,但再一想华宁的服装作坊不招窝囊的女人,那些想去干活的人下意识地就把腰板挺直起来了。

这种挺直腰板做人的滋味实在是太舒服,而越来越多的女人不愿意再受男人的压迫,甚至看到那些还在忍气吞声的女人,忍不住劝:“人家华宁那个服装作坊招人要求都说,就不要窝囊的!你还这么窝囊,你咋挣钱啊?女人就要厉害起来,可不能窝囊!”

而华宁的服装作坊很快又壮大成了十个人,这一次还起了个品牌名字,就叫“勇敢之心”。

而她们在镇上的摊位也成了固定的,每天有人负责专门摆摊,有人负责在家踩缝纫机做衣裳,有人负责跟华宁一起去跑市场做调研。

人多好干活,十个人的效率自然也快了很多,收益也在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