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2 / 2)

唐宁答得十分简略,说:“肯定不行。这一类的判例多得很,省高院的纪要也已经明确了,只要有’套路’,无论对方是否知情,都不影响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有了这个认定,就构成诈骗罪。”

助理没想到他这就说完了,对话冷了半秒,而后才说:“但他那个现金贷是有牌照的,利息也在规定范围内啊。”

唐宁倒是笑了,又答:“借一千,先扣利息,到账八百,光是这砍头息就涉嫌虚增借款金额了。还有利息,要看包含全部费用的综合利率。这民间借贷又不是商业银行,存在违约金、滞纳金吗?这种收费名目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这话就说得很不客气,却也是事实。

唐宁说完这些又没话了,余白只好接上,说了说他们事先了解的情况:“涉案的那个 a 早已经下线,我们只在网上查到几个借款人的还款页面截图,页面上写明的利息的确都不超过 36。但除了利息之外,还有服务费。按照实际到账金额计算综合利率,远远超过 24的合法标准,甚至也超过了 24至 36的自然债务区间。再加上违约金、滞纳金之类,几个月之内欠款金额翻十几倍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账肯定也有人给他们算过,助理并不意外,还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又问涉黑涉恶这个罪名能不能打掉?

唐宁仍旧摇头,说:“曝人通讯录,发隐私照片,软暴力也是典型的涉黑行为。这些都已经有司法解释,不存在疑问了。”

助理辩解:“但周谦手里下有三百多名员工,网贷只是其中一项业务,催收是更下一层的部门,一共才几个人,大部分的工作还是外包的。他作为 ceo,不是直接领导,也不能说下面人具体干了什么,怎么干的,他都能知道啊!”

唐宁又反问:“三百名员工是周先生名下五家公司的总和吧?现金贷的团队其实只有三十个人左右,对不对?”

助理这才愣住了,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余白解释:“周先生公司所在的那栋办公楼挺高端的,官网上有每一层的消防示意图,根据那一层的隔断和消防容量核定人数就能估计出来。”

唐宁又说:“他们公司内部的情况我们就不太了解,但按照其他小贷公司的结构,也就是财务、技术、运维和催收四个部门了,算得上关系固定,联系紧密了。从放贷到催收,具体发生了什么,一次两次或许还可以辩称不知情,但持续半年时间,流水二十亿,获利两亿,算是周先生手里最能赚钱的团队吧?……”

话到此处,他停下,没说透。

“那大概要判几年?” 这一次,是周董亲自问的。

余白顿时觉得有戏,可身边那位装逼还没装够,答:“律师不是法官,就算把案情聊透了,我也没法给出准确的刑期预测,更不用说是现在这样了。”

“现在怎么了?”周董又问。

当然是人都没见到,光靠猜猜猜啊。

唐宁没直说,只答:“总之现阶段不要问会判几年,还有如果自愿回国,是不是就能办出来取保候审,真不好说。”

周忠建不语,脸上也辨不出什么特别的表情,反倒叫余白觉得他就快发作了,而唐宁装逼装过头了。

再开口又是那个助理,说:听人家讲某某某和某某被劝返回来,就取保成功了。

这个人家大概就是之前来面试的哪位律师了。

唐宁反问:“那两位涉嫌的罪名都是非法吸纳公众存款吧?非吸就是这样,只要全额退赔了,基本就是缓刑,所以才能取保。但周先生是诈骗,而且涉黑涉恶了。”

转了一圈,又回到最关键的那两个罪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