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两旁的各种铺子里也是客流不断,忙得掌柜的和店小二脚不沾地。

茶馆酒楼更是人满为患,各家的雅间早就被提前预定完。

就连大堂,如果去晚了,也是连位置都没有的。

没办法,京城里有钱人太多,加之每天来往的客商行人也不少。

就更别说每年七夕还会有不少人外面的人到京城来玩了。

所以说,谁家要是在长安街有一间铺子,那可就是真正的日进斗金了。

当然,长安街除了是赚钱的好地方,也是打探消息,散播消息的好地方。

但凡在长安街或者附近发生点儿什么值得大家关注的事,或者来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人,保准不到一个时辰就给你传遍整个京城。

午时左右。

长安街街尾的一对中年夫妻的面摊上来了一主一仆两个风尘仆仆的女子。

两人似乎是第一次来京城,那婢女坐下之后这里看看,那里看看,目光好奇又有些胆怯。

主子身着青衣,白纱遮面,看上去眉宇间有些疲惫,不过依旧板板正正的端坐在那里,连喝茶的动作优雅万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姑娘。

就算不是,家里也有人教养极好,不然教不出这样气度的姑娘来的。

不过她身上的衣服有些破旧,现在来这路边的摊子吃面都是要的最便宜的素面,怕是家里遭了什么变故,此番来京城说不定还是来投奔亲戚的。

想到这里,老板娘边煮面边随意的问了一句,“姑娘,你们这是打哪儿来,又要去哪儿啊?”

听到老板娘的话,青衣女子把茶杯放下,垂眸掩去眼里落寞,“劳婶子挂心,我们是从南方来京城寻姑母的,路途有些远,走了不少冤枉路,不过还好总算是到了。”

果然如此,老板娘暗自叹了口气,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二十年前自己来京城投奔亲戚时的场景,想到那些寄人篱下的心酸……

这世上大多数人呐,你辉煌的时候他们是你的亲戚,对你各种巴结献殷勤!

当你落魄了,他们巴不得跟你立马撇清关系,生怕你上门打秋风,生怕你连累他们……

他们两个弱女子,就算亲戚肯收留,以后这寄人篱下的日子怕是也不好过。

这亲戚呐,哪有那么好投奔的!

那些寄人篱下的心酸,多年以后,都记忆犹新!

唉`也是两个可怜的姑娘,老板娘叹了口气,给两人的面里各加了一个鸡蛋。

老板娘把煮好的端到两人面前,和蔼的说道:“吃吧,不够再跟婶子说,婶子再给你们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