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2)

麦芽糖还贵呢,一小块就得六个铜钱。哪有糖馒头实惠呢。

矮瘦的中年妇人尝了一块,竟是花三十个铜钱买了二十个糖馒头,还道:“我带了篮子,你们把荷叶铺到篮子上面,把糖馒头放在荷叶上。”

老妇人一边付钱,一边好奇的问道:“你怎么买这么多?”

“我家来客。有老人孩子。我买了糖馒头回去,让他们尝尝鲜。”中年妇人笑容得意,暗道:这要是在湘城酒楼,一小盘馒头才四、五个,就得二十几个铜钱。我买这么多才三十个铜钱。这馒头还是放了糖的呢。

太和县自是有酒楼,只是没有卖面食的。

县城里条件好的百姓,比如中年妇人去过湘城,也是见过世面,吃过馒头的。

王亮用筷子把二十个馒头一个个夹着放进竹篮,还问道:“大嫂,你瞧瞧这样摆着如何?”

中年妇人满意的点头,给冯大柱付钱,扫了几眼冯家三兄弟,咦了一声,道:“我怎么觉得你们有点眼熟?”

冯大柱脸上表情比较平静的解释道:“大嫂,我家是冯家,以前一直住在县城,几年前才搬出去。”

冯家三兄弟在县城打工,总有人问同样的问题。

“我就说呢。原来是老街坊。”中年妇人提着竹篮,怎么看着糖馒头怎么满意,夸道:“你家主妇厨艺可真好,糖馒头做的不比湘城酒楼的差。”

冯大柱一脸自豪。

王亮一脸羡慕的道:“原来大嫂去过湘城酒楼!”

“那是。”中年妇人得意的走了。

冯三柱望向王亮的目光带着敬佩,终于鼓起勇气张口道:“糖馒头,好吃不贵放了糖甜甜的糖馒头,快来买。”

他一口气喊完,脸颊通红,不过,心里小小的激动,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到。

王亮目光扫过走过摊子的人们,只要有人望过来就热情的吆喝,这是他之前卖东西自己体会到的经验。

时间飞逝,半个时辰过后,当冯家兄弟再次掀开棉布时,发现里面空空,今天带来的三百多个糖馒头全部卖掉。

平时话不多的冯二柱都忍不住激动的惊喜道:“王亮说的对,县城比镇里卖的快的多。”

冯三柱笑呵呵摸摸脑袋,道:“没想到县城的人比镇里的人有钱的多。镇里的人一个劲的说贵,跟我们讲价。”

冯大柱怀里的铜钱沉甸甸,嘴巴已经乐得合不拢了。

王亮笑着催促道:“大柱哥,我们赶紧回镇子,把好消息告诉蓝蓝姐、我三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