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1 / 2)

林河凡看完李青青的稻田养鱼方案后,又提出一些疑问,道:“我以前当师爷时,最擅长的事

务是赈灾、水利、农事。昌城那边的农田不比湘城少。我每年都会去周边的县城暗查农事。”

李青青心道:咦,林先生不是最擅长做无本的跨国买卖吗?原来林先生也擅长政务。也对。不然林先生当了那么多年师爷。

林河凡直接在王家的书房写下文书。

李青青看后连连点头。她是不会写大唐国的文书。

当日,这封文书就由林家护卫送至湘王府呈给吴应海。

吴应海一听是农事,立即放下手头别的事务,拿起文书仔细阅读,自语道:“异人到底是异人。稻田养鱼,一般人哪里敢想。”

农事乃国家大事。

哪怕他前一刻满脑子都是湘军要攻打越国的大小事务,也必须先来处理农事。

他起身走至窗边,喃喃道:“鱼苗价钱很低,几个铜钱就能买几百条。稻田养鱼,就是花些力气、时间。可以一试。”

他在脑海里推算,若稻田养鱼成功,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

这一算,发现湘王赵安封地的每户村民至少能增加一成收入。

简直是能够记入青史的大事!

吴应海激动亢奋,兴冲冲的拿着文书去见湘王赵安。

“王爷,我有重要的农事禀报!”

“先生快请说。”赵安自是很重视农事,听完吴应海所说,又看完文书,兴奋的道:“此事几个月后便知分晓,若是成功,实是我们湘地百姓之福!”

吴应海道:“王浩身负军事重任去往边境不在家

中,李神医就请公爹还有娘家嫂子的亲弟弟操持此事。”

第488章 农官进驻

赵安听到王浩的名字,微微点了点头,道:“王妃跟本王说李神医是孕妇,不易过度操劳。李神医在军医司挂职监事,还思索农事。本王给李神医赐匾,李神医回报本王甚多……”

吴应海道:“王爷,您第二次赐匾,许了李神医消遥自在,李神医为了回报您,不到一个月就献出农事大计。您实是英明无比。”

赵安哈哈大笑。

他赐给李青青第二道金匾后,湘城的官员听说后,私下聚会时酒后说的话那叫一个尖酸。

好在之前张贴张族证据的事件把最固执最迂腐,也是最喜欢捞名声好处的十几个老文官给彻底整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