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些平日不锻炼的士子就不行了,只担了几桶,就叫苦连天的,坐在地上喘粗气。顾蓁分了自己熬的糖水,众人正喝着,一辆马车上忽的驶来。马车一停,梁皖换了身粗布麻衣,纵是如此,也不掩其风流娴雅之韵味。
顾蓁下意识往后看去,没见着宋玉渚的身影,才稍稍放了心。
梁皖与众人打过招呼,只说是有事情路过这里,便顺道来与大家一起,众人累得七荤八素,也没人去多想。
梁皖却把顾蓁叫道一旁去,从马车里拿了包袱出来:“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那包袱里有七八本话本子,看起来皆是刚刚出的新的,还有些果脯肉干之类的,零零总总,约有十来种,装在一起鼓鼓囊囊的一大包。
顾蓁心里一阵狂喜。零嘴儿她也是喜的,可话本子更让她开心。她在云岭书院时,就想下山去买最新的话本子,总也抽不出空来,来了这里,更没有机会,梁皖确是有心。
“都是给我的吗?”虽然明显到这份儿上,出于礼貌,她还是问了问。
“自然是的。”
顾蓁伸手拿了话本子:“这书我收下了,零食就算了,让我家二爷知道了,要说我的。”
然而她不知,她口中的二爷,正在站在小河边,远远望着她和梁皖的身影怔忪。
第一日干活十分辛苦,等到太阳西沉收工时,有几个平日不甚劳作的公子哥儿,路都走不动了,还是请人来抬回去的。
此地安排了大娘给众人做饭,也可自己出去单吃,像史唯,就嚷着和人去集市上喝酒了。像段景思这种,既然有仆人在,自然是单做。顾蓁提前回家,做了几个快手菜:青菜粥、脆萝卜、蒜薹炒腊肉、几个肉包子。
她深知干活累了的人的身体状态,累极了胃口不好,偏肠胃又饿得很,遇上既做了青菜粥、脆萝卜这种清淡解腻的,又有腊肉、包子这种扎实抵饿的。
二人默默无言,吃了半晌,段景思忽然道:“梁三公子是不是来了?”
“是呀,”顾蓁拿出一沓话本子,“他可真是个好人,专带了最新的本子给我。”
段景思翻开,多看了几眼,这些果然是最时兴的,且都印着京城书斋的印鉴,定是人快马加鞭从特殊渠道送来的。
他合上书,状若无事地缓声道:“梁公子侯爵出身,又不同我们一样要参加科考,只为宋太师帮忙,来这穷乡僻壤,左右你也可不去田间地里,无事时可多去他那儿帮帮忙。正好他也喜看话本子,你们还可切磋技艺。”
顾蓁嘴里的脆萝卜嚼得嘎嘣脆:“不是您让我少和他接触?再说有宋玉宁在,他纵是个神仙,我也不想去。”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宋玉宁又不在。”
真是一针见血,一时顾蓁竟无法反驳。
“他才送了话本子,你也该投桃报李,帮他做些事对不?”
这说的倒是实话。
段景思好似对这事儿上了心:“他王孙公子的,必是吃不惯朱大娘做的菜,不若明日你做饭时多做份儿,送去给他。”
“送去给谁呀?要是我的话,就不必送了,我直接来了。”史唯喝得脸颊微红,撞开院门,跌跌撞撞地进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