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2 / 2)

--------------------

作者有话要说:

[1]这三个菜出自《金瓶梅》,一般认为,有某方面的暗示。

正文完结了,第一本蒙头写的,什么都不懂,还是努力写完了。有了这一本的基础,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的。感谢月云之思念一路的撒花留评,我会继续努力的!

预收《蜀地小厨娘》求收藏~

第90章 番外百鸟朝凤

古城长巷,月影漏过秋日的芙蓉花树,疏疏落在青石板上,映得一片碧油油苔藓,分外显眼。四周空寂无人,梆子已然响过三声,声音悠远绵长。巷子深处的一间小院儿里,仍有灯火闪烁。

低矮屋檐的青瓦之上,“严丝合缝”趴着两个少年,也不管青苔瓦渍是否会弄脏名贵衣料。两双明亮的眼睛瞪得溜溜圆,一转不瞬地盯着屋内灯火映照的声影,想要弄清楚小院儿主人的秘密。

半月前,江南一代有名的戏班巡游到此地,扮相娇美、唱腔纯正,引来场场爆满。尤其是这场子里的口技,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

锦城地处黎国西南,风俗与金陵迥异,众人早闻京城有口技之大才,如今一见,既叹为观止,也好奇不已。正式上戏时不说,便是平日,也总有人往口技先生住所之地偷觑,想一览其中究竟。

这两个少年也不例外。白日听戏,有一段山间之戏声,其声一出,溪水潺潺,林间鸟语,空山凝云,几为之不流。是以晚上才来听人墙角。

月上中天,不知不觉已然过去了一个时辰,年岁较小的少年或许是等得久了,有些困了,频频打着哈欠。

大些的少年推他胳膊肘:“阿炜,别睡,在等半个时辰,先生吹灯了我们就走。”

阿炜闻言,抬了抬头,握手成拳,使劲儿揉了揉眼睛,却也只撑了一小会儿。

屋内的段景纯却咧嘴一笑。他偏不吹灯,熬着这俩小子。

他既精于口技,模仿天地万物的诸种生物,自然耳朵也极为灵敏,早知这些人爬房扒墙之人的存在。

他也不说破,若是瞧不上的,两块石子一扔,将人打走,若是合眼缘的,露两手给他们瞧瞧,既使对方得了餍足,也让自己应对这寂寥的漫漫长夜。

今儿的两个少年运气好,是后者。

明明是两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不似那些纨绔子弟要么使钱要么弄权,让他这样一个“戏子”献技,却半夜翻墙,也不嫌屋顶青苔滑腻,巴巴趴了半宿,倒是两个妙人儿。

段景纯略一思忖,白日戏中既有空山鸟语,这两个小子应当没听够,不若再奏一首《百鸟朝凤》。

这首曲子颇为繁复,他翻开曲谱,作势要起,偶听外面人语,却咽中凝塞,怎么也吹不起了。

“阿炜,醒醒。”少年似乎想到了让阿炜保持清醒的办法,“新帝继位,中宫虚悬,我听说,前日终于定下了。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