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1 / 2)

对了,听说这窑神殿里供奉的,也不是什么神仙,而是前朝的一位名叫童宾的普普通通的烧瓷工。

那时候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督造大龙缸,屡试屡败,太监潘公公怕皇帝责罚,残害匠人,童宾纵身跃入窑内,以示抗议。

没想到,这一跃,火光冲天,龙缸出世,窑工们也被赦免。

为了纪念他,窑工们便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窑神庙。

他……竟然要让如今的人效仿,才能烧出红瓷?

翠兰不信,可却像是什么点醒了她一般,她突然想到了。

第26章

“温度!是温度!”

她疯一般的冲出窑神庙,来到御窑厂, 以命相搏求见督窑官。

“老爷, 求求你再给我五天的时间, 不, 就三天, 再试烧一次红瓷好不好?我已经想到了可以烧制红瓷的方法,求你放过我阿爹和窑工们,不要将他们处以极刑。”翠兰苦苦哀求。

只可惜, 督窑官冷酷无情嗤笑道:“荒唐,从来没有女人能进入御窑厂的!快快退下,否则就让你给你爹陪葬!”

翠兰被丢出了御窑厂,再想进入竟毫无办法。

当天便是盛大的开禁仪式,所谓开禁, 便是人们举着旗帜,抬着轿子,到童宾的家乡恭迎窑神出巡。

□□的队伍有舞龙舞狮,有踩高跷、打蚌壳, 甚至会点燃爆竹, 吹奏鼓乐。

这是一年中景德镇民众除了春节最热闹的一天, 人们在窑神庙焚香祈祷后, 都会来镇上看热闹。

听着窗外热闹的声音, 心中一片悲凉, 她忍着心中的伤痛, 踩动了拉坯机, 用从家乡带来的红瓷土,逐渐塑造成型。

那是一个造型优美的柳叶瓶,和别的窑工拉的坯不同的是,她加强了瓶身的厚度。

有了合适的土,做出了合适的瓷坯,还需要合适的釉料。

夜幕降临,翠兰趁着开禁仪式的混乱,溜进了御窑厂。

她来到父亲平时工作的地方。

调制好的釉料就放在桌上,架子上还晒着白日里工人制作的瓷坯。

翠兰拿出釉料,用娴熟的手法为瓷瓶上釉,原本毫无出彩之处的柳叶瓶瓷坯在月光下透出璀璨光华。

真美!

翠兰由衷赞叹道。

只是一丝哀愁爬上眉间,只可惜,她再也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