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两类考核的综合成绩,会分为三等,连续考在一等的,当然是优秀学子,书院会对他们寄以厚望,并进行重点培养。

本来书院又不是官学,官学考优等可以拿官俸,书院的学子们都是交了束脩来上学的,考个二等三等的也不打紧。

可是,漱玉书院是大唐京都洛城除了国子学这个官学之外最有名气的书院,每届科举均有学子高中,因此很多达官贵人家的子弟都会入读漱玉书院。

正是因为入读的多是达官贵人家的子弟,漱玉书院生怕这些官宦子弟仗着祖辈荫庇,不思进取,只管斗鸡走狗,败坏了书院的名声和学风,便硬行规定:凡是连续三年都考在三等的学子,书院会勒令退学。

现如今,正要登台献舞进行乐艺考核的安小公子,就是个已经连续两年考在三等的学子。会不会被勒令退学,就看他今年的岁考成绩了。

书院同窗们都知道这位安小公子因为年幼,平时最是个无心向学,只爱贪玩的熊孩子,那科举功课差得一塌糊涂,君子六艺更是从来不碰,大家都等着看安家和安小公子的笑话。

被勒令退学倒也没什么,大不了另找一家书院入读就是。关键被勒令退学关系着学子和家长的面子问题,官宦人家,尤其要讲脸面。

然而,这位安小公子被同父异母的大哥安靖越和他的表哥纪蕴押着帮他补习,结果学业不见有多少长进,倒是脾气长进了不少。这不,九月初,刚甩手把睿王府的小世子李子实给扇了几巴掌。

睿王爷那可是当今圣上的同母亲兄弟,为今上半百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朝堂上炙手可热。小世子的脸,哪是那么好扇的?

好在安小公子还有个颇有名望的姥老爷方鸿信,两朝元老,人称方阁老,刚致仕赋闲。睿王爷不好直接拿办方阁老的外孙儿,就闹上了朝堂,要给自家孙儿出口气。

安小公子的老爹安凌墨听到消息,不由分说,狠狠打了小公子一顿家法。小公子屁股开花之余,差点断气。

这安小公子在家里养了一个多月的伤,为了参加书院不得缺席的岁考,这才重回书院。

大家对安小公子居然会报名参加乐艺考核,惊异之余,更多的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以为安小公子科举功课考不好,便想从君子六艺方面想法子考个二等。

可是,小公子从来没有修习过君子六艺中的任何一艺,这乐艺要怎么考?还剑舞?会舞么?

该不会是明知要被退学了,就豁出去大闹一场六艺考核,让大家伙笑一笑,乐一乐吧?很多同学都是这么猜测的。

书院的六艺岁考并不禁民众前来观看,尤其漱玉书院的六艺岁考颇可观赏,实是书院盛事。

甚至还有不少平民人家的女子借机相看郎君的,毕竟能入读漱玉书院的学子非富即贵,若能勾引到一个小郎君两情相悦,日后就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可能。

因此,六艺考台边早都已经挤满的前来观看的市井百姓。

有那不是洛城的外乡人听了人群中的议论,奇道:“女装小公子?什么意思?到底男的女的?”

外乡人旁边就有书院的学子,也挤在人丛中看热闹,便把安五公子这个浑名的来历,巴拉巴拉地卖弄了一通。

原来,安小公子的娘亲方氏前面生了两个儿子都夭折了,这第三个,怕又夭折了,便请了先生来算命,算命先生说小公子命数太薄,舞象之年以前,得当个女孩儿来养着。

外乡人听了还是一头雾水:前两个夭折了,这一个得排老三呀,小公子怎么排到老五去了?不过,别人家的事,他也无心多问,跟着人丛往不远处正款步走向考台的安五公子望过去。

旁边的学子看着安小公子从人群后走过来,忽然惊叹道:“啧啧,以前觉得他小,又时常看见,没注意,没想到这两三年之间竟长得这般清俊可爱了!唔,怪不得睿王府小殿下要生出那种心思来!”

这安小公子刚满十岁,正是从孩童转向少年的时期,眉眼长开了一些,已有了眉目如画的雏型,但又还带着几分婴儿的肥润,当真是兼具少年的清俊和孩童的可爱这两种神态。

外乡人一边在人缝里打量安小公子,一边问:“果然是清水芙蓉一般的人才!怎么又扯上睿王府小殿下了,那种心思是哪种心思?快说快说。”

书院学子便又八卦道:“上两个月的事,小殿下跑到书院来,想请安公子去睿王府做客。你说说,那安公子才不过十岁,无才无德,不学无术,年年考三等,有什么值得小殿下亲自相邀他去睿王府做客的?除了那种心思,还能有别的什么心思?”

这话说得隐晦,听八卦的外乡人却懂了,笑道:“这位安公子确实生得惹人怜惜,怨不得小殿下要生那种心思……”没有什么消息,比天潢贵胄家的隐私事更能激发人们的滔滔八卦之心:“只是我看这位安公子,眼眸清澈明净,神态清纯质朴,似乎没经过人事。”

书院学子嘿嘿笑起来:“兄台眼睛真毒!莫不也是个中同好?兄台看得没错,小殿下确实没得手。当时小殿下是邀请安公子去做客,可人家安公子坚决不肯,抓扯起来,就甩了小殿下几巴掌,然后逃进书院讲堂躲起来了。小殿下恼羞成怒,下令强搜书院……”

“搜到了?”

“没搜到。就是没搜到人,小殿下才噎不下这口气,要他祖父睿王爷给他出气。可是人家小公子也是方阁老的外孙,睿王爷不敢莽撞行事,就闹到当今圣上面前,听说还闹到宫里太后那里去了,要治小公子一个欺辱皇族的罪名……”

外乡人一听,急了:“那可是死罪呀!”为了几巴掌就要问个死罪,也太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