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流量这种东西在话剧圈的影响差距并没有影视圈里面大,所以里面更看重质量,普遍的科班出身,门槛就比影视圈高了不知道多少。
新玉曾经也涉猎过那个圈子,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还是知道一些的。
这位叫陶铭的男演员就是其中一个。
他还记得这位的经历也挺传奇。
话剧专业毕业,在话剧圈混了两年后转行影视圈,并且也混得算是风生水起,只是后来似乎出了一些事,让他留下一句:我后悔了。
随后就在影视圈销声匿迹,重新演起了话剧。
新玉在那个时候,什么都想接触,什么都想学习,所以去话剧圈混了一阵,还与这位大名鼎鼎的陶先生有过几面之缘。
不过,对方对他的态度不是太好,也不怎么喜欢他。
有一次,他们说话,双方在各自的圈子里都算得上是声名显赫。
陶铭问他:“你喜欢话剧吗?”
“不喜欢。”他来学只不过是为了找一个打发时间的用品,等到他再也无法在这上面投入精力和时间,他就会去找下一个。
“那你为什么还在这儿?还不走?”陶铭声音很平静,可新玉就是感觉自己听到的似乎应该是滚,而不是一个轻飘飘的走。
“我为什么要走?这里是你开的吗?”他当时的脾气并不好。
“我开不了剧院,但是能开你。”他这样说
然后,新玉就接到了人家说剧院不收他的消息。
所以陶铭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直到后来,他偶然一次看了陶铭演的一部话剧。
不得不说,他惊叹佩服。
但也仅仅如此了。
他不爱话剧,甚至不爱演戏,所以走的一直是技术流,并不走情怀灵感流,他的满心情意,全都埋葬给了一个人。
反倒是重生之后,一切都有了,许多也看开了,心境倒是比以前开阔了不少,对于陶铭的态度和印象自然也变了。
他大方伸出手,笑着和对方道:“你好,我叫新玉。”
陶铭对于这个刚来就打招呼套近乎的嘉宾有些疑惑,却并没有忘记伸手回握对方。
“我叫陶铭。”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开始多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