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1 / 2)

两人果真一路同道。

再到下个歇脚地,初念问他:“你去哪里?”

李青倒没有隐瞒,痛快地说:“蜀地。”

初念心道,竟有这样的巧合。

她想了想,也就不纠结,说了自己的目的地,两人结伴而行。

一路走来,初念发现,这个叫李青的同伴身手相当了得,为人也很警觉,路上虽然遇到大大小小的麻烦,基本在危险来临之前便化解了,省了不少事。

如此赶路一个多月,两人总算到了蜀地。

蜀地多山,两人于一处岔路口挥手道别。李青这人是个话痨,一路都叨叨个没完,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直到分别一刻钟之后,初念才觉得耳根清净了些许。

至此,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虽然她一路听了那么多废话,却根本没听到他提起,他是为什么到蜀地来,又打算到哪里去。

不过,这跟她也没什么关系,横竖只是萍水相逢,以后也未必有再见的机会。

蜀地如今掌控在皇甫述手中,听说前不久皇甫卓从京城出逃,已经成功抵达此处,如今父子俩把蜀地经营得如铁桶一般,朝廷的势力很难渗透进来,俨然形成了一个小朝廷。

那对父子自然不会满足这样的成就,初念到达蜀地短短数日,便能看到处处都在招兵买马,皇甫述急需扩充实力,要想接近他,入伍似乎是个不错的法子。

不过对初念来说,这法子太慢,且未必有用。

她没那么多耐心,筹备了这么些年,如今她只想速战速决。

第115章 勿念 圣命难违。

时至年关, 朝廷收复吴地的进度越发喜人。

陈宥没料到,日薄西山的大衍王朝只是换了个主人,就起死回生了一般, 这些朝廷军队像是集体服用了什么灵丹妙药, 忽然具备了碾压性的优势。

事实上, 靖军常年驻守边疆, 抵御外敌,战斗力本就不是他们这些野路子出身的叛军能够比拟的。加上他们还来了个厉害的军师, 那小子据说是新帝的妻弟,从未上过战场的勋贵子弟, 陈宥从未想过要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纨绔子弟放在眼里, 谁能想到, 那军师竟像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不论陈宥做什么决策, 对方都能提前预料一般, 往日所向披靡的刁钻战斗方式,在靖军面前仿佛成了跳梁小丑。

兵法计谋都没了用场,唯有真刀实枪的拼杀, 却根本拼不过对方。

陈宥这些年其实很顺利, 当初咬了咬牙决定谋反,便是决意将脑袋别在了腰带上, 做好了随时丢命的准备。谁曾想,这几年来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朝廷军根本不堪一击,习惯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什么时候打过这么吃力的仗?

这半年以来,陈宥几乎没胜过几场, 每次丢失地盘都输得极为迅速,想伺机赢回来却是异常的艰难。

跟着陈宥的,都是些没什么远见的小民,见他发达了就来依附,如今见他势头不对了,又有不少人动了心思,想跑路。

陈宥内忧外患,大年夜前夕又大败一场,气得在营帐内跳脚。

距离吴军不远处的山凹中,朝廷大军正在休整。

顾休承在自己的营帐内更衣,他腰间缠着厚厚的纱布,隐隐渗出几点殷红血迹。季轻在帐外求见,顾休承将外袍系好,掩去了身上的伤势,才道:“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