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新型的消炎类药剂是从中草药成分中提取而来, 可其中的一种药材,生长条件苛刻,产量十分稀少,想要通过种植来解决原材料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也使这种消炎药剂根本无法批量生产。
何温言不想放弃这项已有成效的消炎类药剂,也不希望消炎类药剂因原材料稀缺、价格昂贵而无法被利用到实处。
只有将消炎类药剂的构成分子进行分析,以人工合成的方式才能降低成本、大批量生产。
陷入沉思的何小大夫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个熟人。
这人可谓是化学和医药学的天才,论辈分算是何小大夫的师兄,现在应该还留在英吉利攻读硕士学位。
何大少爷与这人是在学院的联谊舞会认识的,在一堆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中,两个黑色头发、黑色眼睛的华夏人显得特殊又格格不入。
何温言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位师兄,师兄也惊奇地发现居然有一位华夏坤泽远渡他国留学。
两人因此顺其自然地相识了。
师兄名为沈文彬,祖籍粤省穗州,祖上也曾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可等庆末其他省份相继开了埠,穗州的通商口岸便不再是华夏独一份的了,许多穗州的老商行也不再如从前风光。
好在沈家祖辈积攒下的家底雄厚,沈文彬是众子孙中最为聪慧,也最受沈老爷子重视的长孙。沈文彬想要留学学医,沈家便如了他的愿,供他赴海外留学。
在何温言看来,他的这位师兄是当之无愧的天才,仅有三年便拿到了化学与医药学两大学位。
虽然因华人身份饱受质疑,可沈师兄凭借着连续三年取得年段第一的成绩,打败了洋人的傲慢和蔑视。后又因出色的学业成绩,继续攻读医学硕士。
何温言虽不知沈师兄是否愿意在此刻归国,但还是写了一封长信,交代了自己研发出了新型消炎类药物,但由于药材原料有限无法量产一事。
半个月后,何家收到了一张从大洋彼岸传来加急的电报,信件上仅有寥寥几个字:闻弟喜讯,归。
何大少爷接到沈师兄的回复后却异常兴奋,连一旁的薛老板见着何温言日思夜盼的样子,都忍不住对这位素未相识的沈文彬心生嫉妒。
当夏日里的鸣蝉在烈日的笼罩下累得叫不出声时,归国的客轮终于再渡金宁码头。
何大少爷坐着何家的马车,早早等在了码头边,同行的还有醋意升天的薛阎罗。
薛霖一手替何温阳摇着蒲扇,另一只手替他撑伞遮阳,嘴上还不停劝着:“现在日头如此晒,要不咱们先回府等着吧。”
何温言倔强地摇了摇头:“师兄第一次来金宁,我怕他找不到路。”
薛老板心里酸酸的,手上的蒲扇摇得更快了。
远洋的客轮即将靠岸,响起鸣笛声,船上的旅客提着随身行李从客舱登岸。
何大少爷翘首望着客轮的出口,努力辨认沈师兄,终于找到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