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妃解释说:“鱼露是南棉人最爱用的佐餐调料。它用鱼为原料制成,每年产鱼的旺季,人们把去了鱼鳞、内脏的鱼清洗干净后,加入适量的盐巴然后装进大木桶里,在木桶的底部放置一跟小管,管的另一头连接另一个空桶。这样过了三、五天以后,空桶就会装满了大木桶里流出的鱼汁,接着把鱼汁倒回大木桶了,然后再次鱼汁留出来。这样的工序反复多次以后,最后流出来的鱼汁便是鱼露的原汁。把这原汁装入瓮中或木桶里,放在阳光下暴晒二十天左右,就成了鱼露。整过制做鱼露过程大概需要五、六个月,制好的鱼露放置在阴凉的地方保存,会长年不坏。”
用鱼为原料制成的?难怪会带着腥味。北绝色看着眼前那碗据说是煮过的鱼露,据云太妃的解释,那鱼要放在桶里不知多少天才烂出这些鱼露来。向来都不爱吃鱼、还对鱼没有多少好感的他,只要想一想大堆的鱼死不冥目地闷在一个桶里的情景,就忍不住起疙瘩皮。
云太妃热情地把那些南棉家常小点往北绝色那边推了推,说:“试试吧。”
几滴冷汗忍不住冒了出来,北绝色脑里灵光一闪,他这次反应很快地找到了一个借口:“云太妃别客气,奴才吃过饭才来的,还饱着呢。”
紧接着,在云太妃回话前,他又找了另一个借口:“奴才出来前,皇上吩咐过要早去早回的,如果太妃没有别的事情,奴才先告辞了。”
本来还想向云太妃打听多一些和月华郡主有关的事情,但是,那碗闻起来和想起来都很让人不安的鱼露让北绝色打消了这个念头。生怕云太妃还会继续热情地邀请他试那鱼露,只得赶紧找个借口溜人,打听的事情,以后再算吧。
云太妃象是没有发现北绝色的异样,她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再留小北公公在此了。苏云,送小北公公出去吧。”
第三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北绝色向云太妃告辞后,苏宫人把他送到外院,一直站在外院等候着的张诚便把他带离祥云宫。
出了祥云宫,走到那条荒凉的长廊上时,一个穿着明红色华丽衣裙、胸前挂着一个如意玉牌、粉雕玉琢般、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漂亮小女孩迎面向他们走过来,身后跟着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小宫女。
见那华服小女孩走过来,张诚拉着北绝色站到一边,弯了弯腰朝那她行礼:“奴才见过公主。”
那小女孩看也没有朝他们看一眼,脸上带着不屑的鄙夷表情,把头抬得老高地走了过去。在小女孩从北绝色的身边走过去的一刹那,她额头上一点淡淡的蓝色引起了北绝色的注意,偷眼望过去,才发现那淡蓝色原来是她眉心上的一个棱形胎记。这个胎记的颜色和形状都有点特别,北绝色忍不住多望几眼。
待她走远了,张诚沉下脸来对北绝色说:“你以后见到她,可要离得远点。”
北绝色回过头来不解地问:“为什么离远点?她是谁?”
张诚说:“她是云太妃的女儿朝霞公主。虽然云太妃的为人还是比较和善,处事也低调,但这个朝霞公主完全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她是出了名的恶公主,泼辣任性、刁蛮骄横,经常欺凌弱小的。但因为先王生前颇为宠爱云太妃,两位皇太后又怜悯朝霞公主是个连父皇一面都没见过的遗腹子,对她甚是宽容,所以被她欺负了的人通常都是敢怒不敢言的。对了,听说上次宫静公主掉下水大病一场那事,就是朝霞公主的所为。”
北绝色反应很大的问:“上一次?是不是仁圣皇太后寿诞前发生的事情?那次宫静公主掉下水和朝霞公主有关?”
张诚虽然不解为何他会这么大反应,但还是回答说:“没错。”
北绝色回想起那天的情形,当时是听到两把小孩的声音,后来到他见到公主的时候那两个小孩已经不见了踪影。糟了!这朝霞公主这样的难缠,下次会不会再去找静儿的麻烦?想到这里,北绝色不由地紧张起来。
张诚见到他一副紧张兮兮的表情,还以为他是在担心会被朝霞公主找麻烦,于是说:“你倒不用太紧张,好歹我们都是皇上身边的人,朝霞公主就算再怎样恶,也要顾及皇上的面子不会真的对我们怎样。只要你以后不去招惹她,量她也不敢无端找你麻烦。”
说了一轮后,见北绝色还是心有戚戚的模样,张诚不耐烦地说:“好啦,时候不早,我们快回去吧。”
经过这么一番的来回折腾,回到乾清宫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一踏进皇帝的寝宫,就看到前厅的正中端正地摆放了好几大坛子的酒,全都是用红纸封着没有开口的。
笑吟吟的朱翊钧斜坐在一边的太师椅上,椅旁的那张云石桌上还放着几碟下酒的小菜、好几个不同款式的酒壶以及两个白玉酒杯。
朱翊钧把手一挥,张诚知情识趣地退了出去,还把大门关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