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2)

§§虾§米§手§打§§

北绝色不放心地说:“那几个都是亡命之徒,让几位侍卫去跟踪会不会太危险了?”

阮经伦说:“太子殿下请放心,他们都是南棉国一等一的精英高手,遇上危险他们自然会有逃脱的办法。”

北绝色想了想,说:“那就照文大臣的意思去办吧。不过,请文大臣告诉那几位侍卫一声,要他们凡事小心,不要冒险,一定要平安归来。”

阮经伦行了个礼,说:“臣明白。”

站在一边听着他们说话的东无敌此时插过话来,问:“文大臣,你把侍卫的力量分散了,难道就不怕前面还有别的杀手刺客等着我们过去?”

阮经伦说:“东公子请放心。从这里往前走直到安南国国境的那段路,沿路过去都有村庄,还有守护边境的卫兵连队遥遥相接应。正因如此,那班刺客才会选择在那个偏僻的路段下手,如果等我们过了那个路段再下手,他们可算是毫无胜算的。老夫已经命人先行一步去通知前方的护境卫兵们加强对他们管辖范围的巡逻、充当我们的护卫队,直到安南的边境。”

东无敌笑了笑说:“听文大臣这样说,前路可是万无一失的了。在下就放心地把性命交给文大臣了。”

阮经伦胸有成竹地说:“包在老夫身上。”

开过出发前会议后,大家散开各自睡觉去了。

第二天,天亮之时。所有人已经准备好了一切,精神抖擞的排列整齐等待出发的命令。

一声令下,车队重新上路。

车队的队形跟之前一样没变,各人还是按照之前的安排坐上了相同的车,所以,孟晴照旧跟北绝色坐到同一辆车里。北绝色本来还觉得有些心虚和尴尬的,但孟晴却表现得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尴尬和生疏的继续缠着他问那还没有问完的“十万个为什么”。见孟晴这么落落大方没有异样的,北绝色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在一片热热闹闹的融洽中,车队吹着山间吹来的和谐之风,带起了漫山的泥尘,卷落了山间的绿叶,畅通无阻地往前快奔,直往南安国的边境驶去。

第八章 重回京城

北绝色他们一行人在大山中转了三两天后,终于踏入了安南国的国境,向安南国借道,继续朝大明前进。

安南国各地的官员知道他们是南棉国送贡品到大明的使臣,一路上不但没有为难他们,还一再给予方便给他们无条件开通水路、陆路。安南国这样善待借道过境的邻国使臣,并不是对南棉国心存敬畏或惧怕,安南国不敢得罪的是与之相邻的大明。

这样畅通无阻的在安南国的国境内跑了十天左右,终于赶上先他们出发的运送贡品的车队;和运贡车队汇合后沿着安南国的官道向北而上,过了半个月左右便来到了安南国和大明的边境。

进广西过岭南,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刚进广西的时候还能日夜兼程的赶路,累了就在荒山野岭中露宿,但越往北走天气越冷,过了岭南踏进湖南之后,除了几个土生土长的大明人,其他一直生活在南棉那种热带地方的众人已经开始受不了露宿荒野的寒冷,陆续出现冷得病倒了的人。

迫不得已,只能减慢前进的步伐,白天全力赶路晚上找客栈住宿。中途又遇上几次大风雪,这样走走停停的,等到北绝色他们一行人终于到达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二月的尽头了。

三月将至的京城,在北绝色他们到达的那天,灰压压的天在飘着豆粒般大的雪,整个京城中的一草一木,包括走在路上的人,都染得了一身阴冷的白。

到了京城后,陈语和镖师两人就向东无敌和北绝色告辞,各自回家去了。

送别了二人,负责送过几次贡品来大明的阮经伦的马车便走在前面,带着大家到大明专门招待外国送贡来使的“会同馆”中去报到。

会同馆,由礼部属下的主客司管理。阮经伦进入会同馆不久后,便有一位主客部官出来接待他们。验明身份,那官员命手下的人去查收南棉国来的贡品后便给他们安排住处。

因为南棉国是个地位不高、说话没什么分量的小国,主客部官就把北绝色他们安排到会同馆中最偏的那个小院里去了。

把贡品送进会同馆后,北绝色他们一行人就可以算是没事干了。清点贡品数目的事情是由会同馆来做的,为贡品做估验定价的事是由内府去操作的;他们要做的事,就是天天等着专人送饭过来,闲着的时候可以走出会同馆观赏下京城的风光,然后,就等着大明方面给他们各位送贡来使一些赏赐、以及给南棉国的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