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2 / 2)

那些动了心的的,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回家商议,结果家里人一听要先掏五两,立马就歇了心思。

接下来婆媳对骂、妯娌扯皮、夫妻大战的戏码,多家轮番上演。

闹得不得安生之际,就有人忍不住心生埋怨——都是乡里乡亲,开口就要五两咋好意思的!一两还差不多。

这话传到季妧耳里,也是听听就过。

就算她把价格定成一两,也会有人质疑,为什么不能收五钱。

她要是收了五钱,恐怕还会有人逼问,怎么就不能免费。

人啊,最怕就是该谈钱的时候谈感情。

明码标价、愿者上钩,多简单的事。

第239章 名额有限

舆论发酵越来越大,原本打算掏钱的人也跟着迟疑了,都想等等看胡家会不会降价。

谁知胡家不仅没降价,当天又传出来一条消息——加盟胡辣汤的名额,仅限十人。

如此一来,许多人都坐不住了。

头一个上门交钱的,是旺婶子。

她有些不太好意思。

其实从胡家回去当晚,她就跟旺民合计好了。旺民常年在外面跑活,有些眼界,没怎么犹豫就表示同意。

两人翻出家里为数不多的存银,打算第二天一早就送到胡家的。

结果村里为这事闹开了,都在说胡家要价太高太过分,既是自家不做,便宜点或者干脆不要钱,教给乡亲们又咋样?乡亲们还能念他们一声好。

更有过分的,骂谢寡妇一家都掉进了钱眼里,摆了几天摊,祖宗都不认,只认钱。

旺婶子觉得这些人真是好赖不分,想占便宜想疯了。

自家大娃送人铺子里学手艺,还得打三年白工呢,五两银子把胡家的黄金搭档学到手,受用一辈子不说,就算居庸镇卖这的人多了,将来有机会也可以去别的城镇卖。

老人不说吗,只要有门好手艺,走遍天下都不怕!

她心里是亮堂的,之所以迟疑,是怕胡家万一顶不住压力降了价,那她着急忙慌的头一个把钱交了,不吃亏么。

好在谢寡妇并没有提那茬,直接就拿了两张纸出来,让胡良念给她听。

其实旺婶子也不懂啥协议不协议的,听胡良说是保障双方权益,就觉得胡家办事还挺讲究。

很愉快的在上面按了手印,然后又约定了教学的时间,旺婶子满脸带笑的出了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