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2)

“还是下一次吧,到底年岁小了些,万一来一个什么为了他好,压一压,那一下子最起码被耽搁几年。咱们这样的县,这般年纪的童生一个已经打眼了,且再等等,免得一个都挤不进去。”

说起这科考的事儿,因为沈依依家的法子如今衙门关系户都在用,还据说有些效果,如今简放在衙门里消息也越发的灵通起来,就是偶尔遇上县令,也能说上几句贴心话。让简放一下子在衙门倒是体面起来,虽说职位什么的,依然只是个小捕快,可任务却多了些出去长脸的活计,隐隐的都有了几分小队长的模样。

许是职位上去了些,许是年纪又涨了些,许是……不管许是什么吧,简放说起这些的时候,那神色相当的慎重,颇有些让人信服的模样。

因此沈依依不过是迟疑了一下,就点了点头,重新躺回了被窝里,

“行吧,那我去和二郎说,只说让大郎去试试,毕竟新来一个学官谁也不知道性情如何,免得两个都白跑一趟浪费。”

对,这个借口不错,他们这样的人家,科考往省城跑一趟的开销绝对是个大负担,趟路的时候为了省钱,只让一个人去听着就让人觉得没毛病。即使真让简放说对了,大郎考上了,那二郎也只会以为是大郎运气好,自己错过了不会多想。

听着沈依依这么嘱咐,简放笑了,瞅着沈依依说到:

“明明比他们没大几岁,我怎么瞅着,你这是将他们当儿子养呢!我说大丫,等着咱们有了儿子,你这还有耐心这么养不?可不能亏了我儿子啊!”

这都什么话,是皮子痒痒了不成?一个大白眼扫过去,沈依依自己突然也笑了。你别说啊,不细想不觉得,自己还真是将这一群弟妹们当自己的孩子养了!呵呵!

“我要能养出个秀才,那也是我本事。”

“对对对,你本事,你本事最大,那本事大的媳妇,咱们什么时候生一个自己的?”

连着说了两回自己的孩子,这暗示还用说是为啥?和谐,和谐啊!

第104章 . 众喜盈门(大结局) 人脉关系一直以来……

人脉关系一直以来都被无数人认为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也有无数的故事给予了例证,而沈依依这边,显然也沾了这一个绝招的好处, 大郎的第三场秀才之考在众人期盼中展开, 又在亲友们暗暗欣喜中落幕。

是的, 这一次让简放他们猜中了, 新上任的学官确实扩大了录取数量,足足多了二十人的名额,让沈家大郎险险的成了最后一名秀才,虽然没能获得官方给米粮的好成绩, 可却也顺利的将自家的门槛彻底打破,成了耕读之家。

沈清明在知道成绩的那一瞬,老泪纵横, 再也憋不住自己这爷爷的体面,当着所有人的面,嚎啕大哭。家里的其他孩子也眼睛闪亮, 水光充斥眼眶。

鞭炮在沈家大门口足足响了半天,二郎几个几乎买空了周围所有杂货铺的炮仗。周围邻里,原本的旧交,一个个上门贺喜,门槛都被踩的磨损了三成, 沈依依的笑容更是几日都没下去,差点笑岔了气。

连带着简放在衙门也多了无数的恭贺。连着县衙那边的一些官员都往沈家送了贺礼, 那县城的富户都派了管家过来道贺,这就很能看出如今沈家的地位了。长脸啊!虽然依旧住在贫民的巷子里,可门槛终究是不一样了。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虽然沈家的成绩在身份高的那些人家看来, 实在是十分的微不足道,可对于他们家来说,那真的和翻天覆地没什么差别了。这个差点沦落到下九流的半道士人家,这一刻彻底翻了身。

虽然这里头有不少是因为大郎的年岁小,大家更看中他未来的成绩,随手给人情烧冷灶的。可在很多事儿上,因为这一个秀才的功名而变得顺利了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沈清明用各家的贺礼筹措出了一笔银子,轻而易举的就又买下了足足一百亩的地。比如自家纸坊可以随便招人,再不用担心别人眼红使绊子。比如大郎几个的婚事可以提高好些条件挑选。比如……

门槛这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它却那么真实的存在着,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那些老邻居都在转瞬间变得不一样了,那种随意少了,恭敬多了,这些改变让沈依依都不由的有些感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还真真是真知灼见。”

“这话自然是不错的,不然那些官老爷怎么来的?对了,大郎可有说什么时候去考举人?”

大郎的成功,影响更大的是,家中众人的野心开始膨胀了。二郎读书越发的刻苦,三郎几个也抛开了往日的懒散,就是简放也忍不住询问起了举人的事儿。沈依依听着嘴角一阵的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