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这该死的缘分。高乔想。

说来也奇怪,打这女娃娃进宫后,先王的几位妃子及皇后接连怀孕,所出的子嗣中也包括当今的圣上。

宫廷中虽有勾心斗角,但也没有多少人真正与一个幼年失去双亲照拂的孩子计较。况且这孩子还受先王看重收做养女,封为雅善公主,另得各求子的嫔妃娘娘们的追捧,故早年养得分外率真纯良。

高乔突兀地说道:母亲,你当初要是嫁了别人,我们一定活得比现在好的多。也轻松得多。

从前父亲总不来宫廷见一见自己。高乔小时不懂事,追着来宫殿的母亲打听,却总得不到个正经的答案。

等到被敷衍的次数多了,小高乔直觉自己不该问下去。这一念头一起,到现如今,在父母之事上,他都把自己裹成了个聋子哑巴。

小孩子的眼睛最明亮。照得那些尘事无所遁形。

高夫人挽着自己儿子的手,良久后展颜一笑,回忆道:我自小离家,你的皇爷爷把我从我生身父母那儿要了过来,跟你小时候一样养在了宫闱里。但是呢,和你不同的是,我那时已经是个半大的娃娃了。自己时常思念双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得了准儿回家去。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寄人篱下,这滋味特别不好受你猜,我会想什么?

高乔想了想,说道:我猜娘你一定很想回到亲近的人旁边。我知道即使是我,从小跟着舅舅他们生活,心里难免也常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高夫人欲抚摸一下儿子的头顶,可是高乔个子蹿高了好多,她只好摸摸他的后脑勺。

高夫人接着说:对啊。可是静王爷那儿我终究是回不去了。我只能寄希望于早日成家,有自己的孩儿丈夫,有自己一个安心的小窝。乔哥儿先皇给我挑选了一门好亲事。那人是新起之秀,实力出众,相貌堂堂,而且双亲早逝,对新媳来说,杜绝了今后婆媳争执矛盾的可能那时,我年纪正当,铁了心要离宫,所以没有多加思索就答应了。

高乔笑道:我知道。这人就是我父亲吧。当初皇爷爷赐婚的思量全面,可见对母亲您真是有如亲子。

高夫人说:但是我们却不知高家早已和他的表亲定下了媒妁之言。婚事一出,你父亲也没有推辞,娶了我后仍待我相敬如宾。可是,这种关系总让我觉得差了点什么直到他后来接了那个青梅小表妹入府,我才明白这差的味道是什么。

高乔看向高夫人:是高仲的母亲,陈姨娘?

高夫人颔首:不知多少人羡我美满姻缘。只是,真心和客套总是容易分出胜负来的。你七岁回来那天,我白日里刚发落了陈姨娘房里几个手脚不老实的丫鬟。转头却被她告了状。你父亲也是可笑借着你的由头,实则是在敲打我。高仲从小离他三日,他就差遣左右问候。可是你久违一声爹,反被斥责幼稚是娘的错。没捂暖你父亲的心,还让你的亲情也有了空缺。

高乔局促地握住了高夫人的手,目光里却有坚定:娘亲,你做的已经非常好了。是父亲傻,没回过味儿来,不配。

高夫人与高乔那双相似的桃花眼露出了温和的眼神:自那以后,我撂了高府的掌家事儿。何必吃力不讨好。之前搭补进去我的嫁妆,就权当是给自己买的教训。现在啊,除了你的婚姻大事,其他的,我皆不想插手了。你父亲虽然对各子女偶有偏爱,可是在嫡庶问题上,我看他还没犯了傻。兄弟祸起萧墙的历史教训比比皆是,他还没有胆量大到拿自己骨肉来应证。即使他真有,也得先过我这好几关。

高乔是很感动于母亲的拳拳爱子之心,但是该说的话还是要诉之于口啊:娘亲我的高夫人我就想问问你我还年纪尚轻,可以推延一下亲事的打算吗?我现阶段,实在不想拘泥于家事中啊诶诶,您也别推说父亲说了算。要是您真不同意,无须您惊扰我九泉下的皇爷爷,只要您搬出我亲外公静王爷和皇帝舅舅的威风,父亲能不答应这等小事吗?

高夫人嗔怪地看他一眼,道:嫁娶而已,至于让你如此避之唯恐不及吗?谁不是这么过来的。不管如何,你终究也会成为女子的归宿。若是往日,我何至于催你催的如此急,平白惹你厌烦。只是我怕世事多变,难全有情人。

高乔笑道:母亲莫怕。

高夫人继续慢慢道:乔哥儿,养儿方知父母心。我虽然是个妇人,两只脚走不出闺房宅院,但是外面的消息顺着风地拐到我耳朵里。娘知道世道要不太平了,南边的战火指不定哪一天要烧到我们京都了。我虽只求你能够平安顺遂,幸福终身。但是,说句不好听的,这兵荒马乱的,你总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给高家也留一线生机吧?!

高乔反问道:这又是哪儿的话?我把生机系在我还没影儿的儿子身上?哎呀我说您就放心吧,我能有什么差池?尽宽心吧!

高乔知道母亲与静王爷那边始终有些联系,有些风闻也是不稀奇的。

高夫人不再说话了,只是叹了口气。高乔看了矮自己一头的母亲的发髻,加上先前高夫人那一番话,让高乔的诸多情绪都涌了上来,梗在喉头。

他只好低低地又应道:不管怎么说。娘的苦心,我知道。

高夫人终于笑道:你知道才怪。我只盼上天有一日能成全我的这副慈母心怀,早早地让你安门立户。你像你父亲一样庇荫家庭,教养儿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我这个老太婆,也能有这个荣幸看护我的小孙子,跟他讲讲当初也有个小不点儿从那么点儿,变成了个翩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