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2)

赵老爷看她发愣,简单解释了一句:“那上面,是我毕生遇到的信得过的人。世事在变,人心也在变,如今能信的不过六人。你舅父太老实,这东西我原本是打算给竹林的,如今看来,倒是你更合适。”

赵安然握住卷子,眼眶不自觉就红了。书中没有这么个羊皮卷,但提到一点,大boss宋安杰作恶的途中,有若干襄助他的人,这些人哪里来,书里没有详细说,只说是与这外祖赵家颇有渊源,想必便是这卷子里的人吧。

六人……

赵安然细看了看,现下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倒是有一位叫马长生,原本是镇上管理户帖的,如今去了湛州。若是没记错,这马长生,便是当时替她与安杰改姓的那位先生。

另有一个赵安然略微有些印象,叫公孙宇,只是个鹤山脚下的乡野村夫。但后面的剧情里头,这公孙宇的能量可不小,身在乡野却声名远播,据闻他学识斐然,年轻时曾走遍大江南北讲学,因此收获了一票的迷弟。

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讲师,暮年急流勇退,只在山野里种菜养鸡,递帖拜访之人依旧是络绎不绝。

赵安然得了空去递了拜帖,收帖的是一个不起眼的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神情很是倨傲,以为赵安然是哪家的小丫鬟,理也没有理会。

旁边一个小厮模样的男童,偷偷往那男子手中塞东西。

男子脸色一正:“你以为师父是什么样的人?去去去!”

他手中银钱骨碌碌滚下来,顺手,也将那男童的拜帖给抛在地上。

男童脸色煞白,苦苦求饶,然而男子压根不应,转身便走了。

“切,他以为居士是什么人了吗?竟然想用金钱来收买!”

“就是,若居士是爱财之人,哪里会在这名不见经传的鹤山种田?这种人也想见居士,真是恬不知耻。”

赵安然暗自打量了会儿,说话的看模样都是普通书生,衣裳只能勉强算是整齐。在场的几人,多数也与他们一样,这便显得那衣饰不凡的小厮格外出众些。

侯了一会儿,男子又出了门,上上下下打量赵安然,清了清嗓子:“今日不得空,且回吧,赵安然是吧?你且随我进来。”

居士十天里头,九天是不得空见人的,听得这话便也无人在意。只又听着说是这小丫头能进去,大家不免得都有些吃惊。

赵安然没理会旁人打量的眼光,跟着男子进去,才发现这里就是个小村庄,比她想的要大多了,人也多许多。

都是些农民,这会儿都在菜地里种些东西。赵安然惊奇的发现,这里竟然有类似现代的那种暖棚,不过不是塑料,而是用茅草扎起来的。

男子边走边说:“居士现下在地窖里查看蔬菜,最近镇上闹了蝗灾,居士想教大家种蔬菜。”

“蝗虫?”

如今是深冬,哪里是蝗虫大肆的季节?

公孙宇与赵安然想得也完全不一样,竟然是个其貌不扬,个头矮矮的老头子。这会儿岣嵝着背,与一旁的几个老汉说着什么。

等了一会儿,他才侧头冲赵安然点点头,又迅速说了几句,便示意赵安然与他一道进屋。

普通的茅草屋,感觉还有些漏风,赵安然不自觉拢了拢衣裳。

公孙宇笑起来:“冷是吧?你是不习惯,若是习惯了,就不会觉得冷了。”

赵安然不好意思的笑起来,点头寒暄两句,才切入正题:“居士,晚辈今日来,原是受祖父之托,前来看望居士……”

话音未落,公孙宇已经哈哈大笑起来:“行了,这些话不必再说,老赵那家伙我还不了解吗?他会托你来看我?怕是等我死的那天才会。”

赵安然窘迫起来,不免又对着公孙居士另眼相看几分。这里的人对生死看得重,哪里会随意说出死这个字?而且居士这语气,一听就知道,与外祖父的关系是极好的。

赵安然重新烹茶递给公孙宇,直言道:“居士明察秋毫,晚辈的祖父的确没有多说,只告知晚辈,您是他值得信赖之人,若有要事,可像居士求助。”

公孙宇并没问她有何事,只指着茅草屋外的暖棚问:“这些年走南闯北,遇着一个人这么制作暖棚,寒冬也能吃到并不当季的菜品,回来一试,果然好用。”

赵安然心里头有事,只含糊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