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白大褂,带着无框眼镜的三十多岁女人最后一个进来,她轻掩上会议室的门,问道:“李部长,什么事这么急?我那还有一个试验正在记录数据。”
李部长:“小詹,别着急,先坐下,你那不还有学生帮你记录数据了嘛。”
另一位看起来比她略大一些,四十多岁的男人阴阳怪气:“詹博导现在的面子真是越来越大了,估计再过过,连李部长都请不来你了吧?”
小詹严肃地看着他:“王彬,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对上个月我们一起申请的项目,批了我的,没批你的,有什么不满吗?”
王彬可能是被小詹的气势镇住了,他把头一低,看桌子上的资料了,但嘴里却嘟嘟囔囔:“我就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我也没有恶意。”
小詹运了运气,正打算说点什么,李部长不想他们起内讧,马上圆场:“小王你也别气不愤,小詹她那个项目,目前实用性更大,你也知道,咱们国家可以匀出的经费有限,排着来,等经费富裕点,就把你那个项目安排上。”
王彬没说话,但是点了点头。
小詹也拉开椅子坐下了,她没再看王彬,低头专心看桌上的资料。
李部长:“我对生物方面的了解不太多,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让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又是一阵沉默,大家都在认真地研读材料。
还是小詹先打破了这沉默,爆豆子一样地提出了一串问题:“我觉得这个项目从理论架构上是完全可行的。这是哪家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公开发表吗?有没有成果实验品的展示?目前还出于一个理论阶段吗”
李部长:“对,现在是一个理论阶段,所以召集大家来研究研究。你们大家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很好,应该可以实现。”
“我也觉得可以,就是看起来造价会非常高。”
“那也是量变到质变,质的飞跃了啊。”
“对了,前些日子,不是刚开完发布会,介绍了以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合成出淀粉的科研成果吗?这次的营养剂,还是他们研究所发布的吗?”
李部长:“嗯……是另外的科研机构研究出来的。”
“也是咱们兔国的研究机构?”
“你想啥呢?这没发表的科研成果,已经在你面前了,要是国外的机构,你能先于发表前拿到这个资料,不就证明也是咱们兔国的科研成果。”
李部长:“对,是咱们国家的科研成果,目前还没有公开发表。”
小詹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材料,她皱着眉头问:“这个原理和操作看起来都没有问题,就是这些仪器,其中有好几个件是不同国家的,还有一件是鹰国的,鹰国现在对咱们技术封锁越来越严重了,恐怕很难购入。”
李部长:“这个我来想办法,近期把这些仪器配齐,等仪器到位,这个方案就马上立项。”
小詹:“我想申请加入的这个项目。”
王彬又开始阴阳怪气:“你原来那个项目呢?不要吃着锅里的还想着盆里的,贪多嚼不烂。我都把项目经费的优先权让给你了,你可不要浪费。”
小詹:“这个方案如果能够成功,对兔国的建设,对全人类的贡献,都是无法斗量的,错过这个项目,我会抱憾终身。我自己的项目,我自己会安排好,就算不吃不喝不睡觉,我也会把时间挤出来,你放心吧。”
小詹顿了顿,喝了一口保温杯里的枸杞水,又接着说:“另外,项目经费也不是你让给我的,是组织上认为我这个项目实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