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怡见她窘迫,也没有追问,端起酒盏同她碰起杯来。
这一顿酒,吃了许久,等到回去的时候,段淑同段铭都有些醉意了,一路睡了回去。
待送他们回了小院子,段怡方才领着知桥同知路,一起回了屋。
段怡接过知路递来的醒酒茶,拉着二人做了下来,“你们也一人喝一杯,不然明日早晨起来,该头疼了。”
段怡说着,看向了知桥,“咱们在一个屋檐下住了好几年了,你们同我,比那亲姐妹还要亲。所以有什么话,都直说无妨。”
“知桥,我先前问过你一回,便要再问你一回。你可喜欢你小哥哥?不要光想着报仇之事,从前可以说是大海捞针,不知道何时方才结束,怕你小哥哥等不得。”
“可这回,黑衣人已经出现了,我们知道他在剑南道,那么抓住他指日可待。你可想过,等你报仇雪恨之后呢……”
“二姐姐没有选那绿豆糕,便可见性情……你若是……”
知桥听着,眼眶一红,打断了段怡,“难怪二姑娘问姑娘,姑娘什么也不说,原来是念着我。”
她说着,揉了揉眼睛,却是摇了摇头,“从小到大,小哥哥便都只是哥哥而已。自从我逃出襄阳,来锦城见了姑娘那一刻起,知桥便只是知桥。”
“我同老贾,小王爷一样……姑娘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一旁的知路一听,顿时不乐意,“啷个不算我?我要是不在,姑娘押中了韵脚,都没有人给她鼓掌了!”
段怡哭笑不得,“那我谢谢你?”
第一零二章 初探五平山
知桥听着,也难得的跟着笑了起来。
她有些唏嘘道,“若是我小哥哥当真能娶到段二姑娘,也算是他有福命……只不过,我舅父不过是一州刺史,小哥哥还是幼子。怕是相爷不会乐意这门亲事。”
段怡眼眸一动,却是说道,“这事儿还是留着我二姐姐自己个操心罢,八字都还没有一撇。我瞧着她是个主意正的。”
若是放在和平盛世,长孙凌的确是不够瞧的。
可如今天下都乱糟糟的,谁又敢说明日不会风云突变?到时候那些在朝堂上高谈阔论的文臣,指不定就成了轻易没命的弱鸡,手握军权之人方才成了这世间头一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