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1 / 2)

此言一出,满室哗然。

那被俘虏的四人,皆是一脸的不可置信,他们都以为自己人头要落地了,谁料顾从戎竟是有这般魄力,做出这种几乎可以称得上“放虎归山”的事。

段怡轻轻蹙眉,朝着站在上头一脸坚定的顾从戎。

要不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老头子,从头到尾从未变过。

她以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没有想到南墙撞破头他也不回头。

“我剑南同黔中道,以及荆州所属的山南东道,都相隔不远。我们可以立下君子协定,从今往后互不干扰。我剑南道不愿意与诸君为敌,更是不愿意再与同胞厮杀。”

“可若说于这蛮不讲理的剑南之围,我心中无半点波澜,那我顾从戎,委实没有脸面去见死去的那些剑南军的将士,去安慰他们的亲属。”

“我剑南道,从此之后,不再听从京都号令,亦是不参与任何的争夺天下的内战。待他日英主出世,平定了天下,我顾从戎不用他一兵一卒,直接领着整个剑南道俯首称臣。”

顾从戎说着,目光炯炯的看向了众人,“打仗就会要流血,就会要死人,不管是处于正义的目的也好,还是为了征服权力,逐鹿天下也好。”

“只要有战争,苦的便是寻常百姓。家中男儿,要被抓去服兵役,田地无人耕种,就要饿肚子。人可以一死,但是要死得有价值,保家卫国方才是值得抛头颅洒热血的事。”

“我顾从戎既然被称为剑南之主,便庇护一方安宁。某敢以性命起誓,诸君可敢?”

第一五七章 只借一人

顾从戎的话,掷地有声,荡气回肠。

众人张了张嘴,想要说一些什么,最后那话到了嘴边,却好似说出口去,便会显得矮了顾从戎一头似的,令人自惭形秽,如鲠在喉。

到最后,还是那黄澄忍不住问道,“兵不厌诈,你就不担心,我们出了城之后,又再打回来?这一会儿因为你们兵行险招,打了我们一个出其不意,才侥幸取胜。”

“若是再打一回,谁输谁赢,尚未可知!”

顾从戎认真地看着他,“所以说君子协定。当然,你若是想再打一回,老夫粉身碎骨亦是奉陪到底。”

黄澄到底年纪小,气势半分不如顾从戎,被他这般一压,吓得不言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