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页(1 / 2)

比如说开办残疾幼儿园。

除了像舟舟这样失明儿童外,宋禾在平和县中还见过听障儿童。

视障儿童数目比听障儿童少,而且大部分视障儿童其实是弱视,依靠矫正还是能够正常入学的。

但当下听障儿童数量可不少,他们无法享受耳蜗,想要让他们听到声音很难很难,让他们到正常幼儿园中必定会给他们心理造成负担,增添他们的孤独感。

当初宋禾就特别不希望舟舟进入幼儿园,不是嫌弃她,而是因为她能想象到舟舟进入幼儿园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她眼睛失明,在别人画画,玩耍时,她只能待在角落中,仿佛被世界抛弃了一般。

确实如此。时至今日,即使宋禾时时陪着她,开导她,她依旧有些孤僻。

在整个幼儿园里,舟舟只跟宋禾聊得来。

舟舟是不幸的,可又是幸运的。

她的心算能力出类拔萃,若是好好培养,在这个年代不怕存活不下去。

宋禾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是为了舟舟。

她们这个小小的平和县压根无法培养她,她的家庭也无法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她应该到更适合她的地方去。

但是除了舟舟外,还有许多许多的残疾儿童,他们没有舟舟的天赋,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除了建立残疾儿童幼儿园外,其实宋禾还想着呼吁建立残联。

难以想象,这时候竟然没有残联!

宋禾刚打听到如今没有残联时都惊呆了,那这个残联协会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建立起来的?

不过宋禾也是个怕麻烦又怕死的人,这事儿她害怕是雷区,所以她提都不敢提,只能隐晦带了一嘴。

但是在报社的回信上,他们倒是提到残联一事,也觉得这个协会必须得建立。

宋禾此时轻轻松口气,人都是趋利避害,宋禾也是,但是心中难免有负罪感。

如今这样,心中负罪感也减轻了一些。

宋禾将报社的回信放下,又重新拿起陆清淮的回信。

房间外的厨房中,时不时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今天在厨房做饭的是米宝,大娃和小妹被老师留在了学校,也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儿。

他们都十多岁的人了,上高中后宋禾就很少管他们在学校中发生的事儿。

他们不想说的,宋禾就不会去问。

可自从上了高中后,这兄妹俩还是头一回被留在学校,宋禾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