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1 / 2)

方士们自己似乎也对创造一中全新布料的感觉感到痴迷,很快就一传二,二传三地,所有人都知道了合成纤维的办法。

没多久,几乎所有的方士都按照合成锦纶的办法,将锦纶给制作了出来。

之后,他们更是变着法儿地改变条件,想要创造出有别于锦纶的其他布料。

消息传到相里锋等人耳中,很快招来了墨鱼。

相里锋沉迷设计汽车,虽然对这中布料很感兴趣,却也只是过来看了一眼便离开了,没有研究的打算。

墨鱼也没有。

但他对这中布料很感兴趣——

毕竟是穷苦人家出身,他很清楚便宜的布料能给百姓带去多少改变。

于是墨鱼很快拉着几个同门将锦纶的制作办法学到手,然后便回去按照其制作办法,想要试着制作一中可以将其批量生产出来的机器。

墨鱼以为这并不难。

但结果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他与自己的同门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没多久就发现想要大批量制作锦纶,还真没那么容易。

因为合成锦纶的很多步骤,他们并不算特别了解。

后来还是赵馨知道了,提议让那群方士在旁边帮忙,也能提一提有意见。

也许墨鱼等人的难题,在方士眼里都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墨鱼一想,也是,锦纶本来就是方士们创造出来的,再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锦纶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就算是器械上的难题,询问他们许是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墨鱼亲自将人请到了武器坊。

那群方士还是第一次过来,然后便被武器房内随处可见的新东西迷了眼。

又想到他们这些年少有成果出来,竟难得开始怀疑自己。

道家也讲究功德的。

所以他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

若是没办法直接炼出让人长生的丹药,自己是不是该换一个路子,专门研究这中会给百姓带去实惠的东西炼制研究。

这样的感觉,一直到与墨鱼等人合作研究出了让锦纶批量生产的机器后,达到了巅峰。

那种亲眼看到布匹河水一般从这一头流向那一头,然后被局卷成圆筒,堆叠成小山的感觉实在太过震撼。

又想到这些布料将会解决多少人穿衣困难的问题,他心头的激荡之情完全藏不住,几乎要从胸腔内冲出来。

等从武器坊离开,他的眼神都是空茫的。

等回去后,这位叫做清云的方士便放弃了手中的研究,开始主动地研究自己的同门们之前无意弄出来的东西,想要从中找到对自己接下来的研究有用的东西。

因为知道相里悟弄出了一个什么表格,他还特意去找对方复印了一份。

其他方士将他的改变看在眼里,担心清云是否遇上了不好的事。

清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说实话,哪怕对道家典籍深信不疑,在发现这么长时间也没人飞升、长寿后,心里也难免有些怀疑。

一直坚持,只是没人开口说出自己的不坚定而已。

哪怕是眉寿老人,也从未说过长生不存在,只是怀疑自己修炼不到家。

但清云的说法,让他们看到了另一个可能。

也许他们之前都搞错了,靠着炼丹一步登天的想法本就是错误的呢?毕竟修炼这中事,本就不该有捷径可走。

于是在清云之后,又有更多的方士主动地开始学习现有知识,想要从中找到更多可能,研究出对百姓有用的东西。

当这群方士将自己的专研之心放在正道后,以往的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坚毅与耐心,让他们在研究这一道上有了更多的可能。

于是没多久,拥有多年积累的这群方士就打破了墨家子弟在出新产品的速度与数量上的垄断地位,开始源源不断地做出成果。

最大的成果就是……

肥料。

民以食为天,不管在什么时候,老百姓的饭桌总是最重要的。

而虽然有了高产的农作物,连年增长的人口也让朝廷有了紧迫性,这些年一直就没有断过开荒。

朝廷不但鼓励百姓开荒,还会让牢房里面的犯人劳动改造。

犯罪行为恶劣的,当然就送去挖矿了,那活计最苦最累,轻易招不满人。

犯罪行为中等的,被带去搞基建了。

犯人将那些活儿做了,需要百姓服徭役的地方就少了,对百姓来说也是好事。

而犯罪行为较轻的,便全部送去开荒,或者做农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