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在熔铸时会造成一定的损耗,就称之为火耗。粮食入库有鼠耗,翻晒还有麻雀耗……在征收的时候都会加上损耗计算。
光是他们一路行来,就发现不少地方衙门的损耗少则加百分之几,多则百分之十几,甚至还有官员堂而皇之增加百分之三十。其多出来的差额,自然全部进了这些贪官污吏的肚子。
胤禟双手环胸:“这么多税赋加上去,也难怪老百姓越种越穷。好年景或许还能吃饱,差年景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指不定还要欠下一屁股的债。读不起书只能一辈子种田,几辈子种田,直接变成了恶性循环。”
四阿哥胤禛若有所思的坐在一边。
一道灵光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他轻声开口:“其实……或许可以上奏汗阿玛,提出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的想法?”
太子胤礽诧异的看了眼四弟胤禛。
他脸上带着点笑意,伸手拍了拍胤禛的肩膀:“四弟说得不错,要不如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呈递上去看一看?”
四阿哥胤禛浑身一震。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半响才轻轻点了点头。
至于胤禟还在继续唠叨着。
他脸上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要我说倒不如加大对商业的支持,然后嘿嘿……”
“……?”
“如今只当铺和牙行需要缴税,要弟弟我说应该全天下的店铺都需要登记后经营,申报每年的销售额缴纳税务……”
胤禟扳着手指头一条一条数着:“要是如此以来,税收的数量就大幅增加反而可以减少对农户们增税的数量?而且最重要的是——”
“最重要的是?”
“修路既然是对商户们有利的事情,不如请商户出钱如何?”
“他们怎么可能会愿意?”
“二哥您想想,可以立碑上面写这是某某人某某商号捐赠造路……要不是水利堤坝涉及民生更涉及朝廷的名誉,弟弟我都想给标个冠名权。”
胤禟叽里呱啦的一通说。
还别说虽然让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颇感啼笑皆非,同时也让他们脑海里的桎梏瞬间打破,两人大睁着双眼,脑海里的思绪是一片海阔天空,从未有过的清明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