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清吏司的官员工作都十分细心认真,京城图书馆也大致完成,就是书籍还略少了些还需要加急补充。”三阿哥胤祉回答得很是顺畅。

“这也是咱们加急征收稿件的缘故。”

胤祉搔搔后脑勺,环视周遭一圈脸上泛起一丝苦笑:“只是儿臣没有想到稿件的数量居然会有这么多,而且问题也非常多。”

“说来听听。”

“儿臣发现征收来的书籍以及投递来的稿件中,很多内容有些与实际有一定误差,会对人造成误导。印刷书籍里面甚至出现同一本书有十几个版本的问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篡改,甚至难以辨别第一版到底是哪里所出……”

胤祉滔滔不绝。

康熙面色也微微严肃了点,顺着胤祉的话语时不时点了点头:“那你有什么想法?”

“儿臣……儿臣在想是不是应该出项规定:比如让百姓不得私自印刷书籍,而是应该通过出版社审核后,在规定的印刷厂内才能出版印刷书籍?”胤祉试探着开口。

“过度监管只怕反倒是会引发文人的逆反心情。”康熙摇了摇头,他指了指周遭堆到天花板的稿件:“你看看这里摆放着的都是希望通过朝廷渠道印刷贩卖的书籍,一天需要多少人审核?更不用说若是全部监管后,那出版社每天除了审核稿件外其他事情也不用做了,还有文人私印很多是给予亲友学生观赏,那到底多少册才算是私印流通?”

“现在刚刚开始数量多,儿臣觉得到后面就应该就没这么多文稿要审核吧……”三阿哥胤祉不服气的嘀咕着。

“弟弟我觉得可以多发几张出版社的牌照出去,不用全部都由朝廷发布。每年审核抽检,若是问题的出版社收回即可。”五阿哥胤祺笑着说道。

“五哥说得也有道理。”

胤禟经过显微镜一事后乐得兄弟官员们讨论出一个方案,而他的工作只要适时引导一下即可。

他赞许地看了眼五哥:“儿臣也觉得监管是必须的,但是监管之余也应该开放一些文人们纾解情绪的通道,鼓励文人们写书戏文之类的才对——比如在报纸上加个连载戏文杂谈的地方?”

胤祺也乐得给胤禟点个赞:“九弟想法也不错。”

四阿哥胤禛不置可否。

他扶着额头,觉得几个兄弟越想越是复杂:“这件事听起来越发复杂?每年抽检审核,收回颁布牌照这些归哪里做?”

胤禟道:“既然出版社的牌照颁发除去,那文化清吏司的工作量自然就会下降,负责监管抽检的要务自然也归属他们了嘛——还是四哥您觉得要亲自审核文稿?弟弟我愿意把这份艰巨的工作交给您。”

胤祉眼前一亮:“四弟,你愿意的话三哥我也愿意交给你。”

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