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1 / 2)

李玄愆极敷衍的将为何来此说了说,那所谓的“致谢”也不过是在来意中捎带而过,并未正式的说上一句“谢谢”。

贤妃略觉无语,却也只能好生招待着,立马命人去将新得的湄潭翠芽奉上。

殿中茶香四溢,烟气缭缭,四个神仙各踞一椅,当真如修道一般保持着静默。在先前客套简单的叙过温凉后,气氛便陷入了空前的尴尬。

温梓童却觉得这样也不错,起码贤妃没法开口撮合她与李桓了。她不禁抬起眼皮悄悄看李玄愆,生出几分感激。李玄愆倒是慢条斯理的饮着茶,有滋有味,不嫌尴尬。

贤妃本以为客套话说完,四皇子便应该起身辞出了,她便能好好撮合下亲儿子与温四姑娘。可眼见这四皇子屁股坐的稳如泰山,丝毫没有要离去的样,她心里不禁犯起嘀咕。

四皇子打小冷傲孤清,可不是眼下这种性子,除非他赖在这儿是有所图。

贤妃不禁四下打量一圈儿,她宫里有什么能让四皇子在意的呢?最后她目光落在温家姑娘身上。

温家姑娘不知是不是出于低调不争,竟穿了条极素的衣裙入宫,发髻上也是光突突的,只簪了一只淡粉色的珠花。可到底是处在妙龄,又底子颇好,如此不精心的打扮,入眼竟也有艳色绝世之感。

目光在温梓童身停留了一会儿,贤妃便隐隐有了种猜测,又将目光移至李玄愆身上。

看来别宫时她猜测的没错,李玄愆对温家丫头是真的动了情。她确曾有过卖四皇子人情的心思成人之美,可那时她并不知这温家丫头有能辅佐夫君登峰的瑞命。

如今既然知道了,她便卖不得这人情了。

左右今日是谈不成正事了,贤妃便笑道:“温家丫头,本宫原是觉得那日在别宫有所疏忽,才使得你平白遭了一番罪,故而今日才寻你来问问情况。赶巧四殿下也来了,本宫若再强留你在宫中便有诸多不便,既然你说身子无大碍了,本宫便也心安了。”

温梓童一听这话,如蒙大赦,立时起身谢娘娘关怀。随后贤妃又命人备了些礼物,让她带回去。温梓童先后收了贤妃的不少礼,如今礼让再三,贤妃仍旧坚持,她只得从命。

果不出贤妃所料,温梓童的裙角才刚掠过屏风出了偏殿,就见四皇子也起身借口庶务告辞。

贤妃笑着点点头,亲送四皇子几步,之后才重回椅中。乜了一旁亲儿子一眼,道:“你可是早便看出来了?”

李桓先是一惊,随后也不敢欺瞒,便如实道:“回母妃,四哥在别宫时曾明言,看上了温四姑娘。”

贤妃面露不悦,又疑又有些恼道:“四皇子在别宫才与温四姑娘初回见面,与你并分不出个先来后到,凭何他说看上了你就得拱手相让?”

李桓却笑道:“母妃,儿臣并非有意让四哥,只是儿臣对这温四姑娘,并无多少兴趣。”

听见儿子这样说,贤妃不禁略觉惊讶,“温四姑娘色若春花,尽态极妍,在别宫那日属她最受瞩目,你居然没看上?”

李桓坚定的摇摇头:“儿臣并非以貌取人之流,且即便以貌来论,别宫那日也有能与温四姑娘相媲美的。”

“哦?比如呢。”贤妃掀起一丝兴趣,倒是想看看儿子审人的眼光如何。

李桓有意声东击西,便随口说了几个垫背的,“吕侍郎的千金就不错,还有赵大人的千金也不错……”

贤妃听了一圈却是没有一个留下印象的。那日的姑娘她打眼看过,出类拔萃的她都在心中留了一笔,若是连记都记不住的,定是第一关就不够格的。

原本想说儿子眼光有所欠佳,却听儿子抛出点睛之笔,继续说道:“还有那位连尚书府的千金叫连今瑶的,也是出类拔萃的。”

“连今瑶?”贤妃嘴里沉吟着这名字,心说近来似乎听不少人提她。且秀珠还说天现吉相的那晚,她也在宫中。所以这吉相也未必全因着温家四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