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扶着头,也是左右为难。可是比起那些连战都不敢应的人,李桓的大胆之举的确令他这个做父皇的有些意外。
最终在退朝前,皇帝终于拿出决断:准了六皇子带军,除了自告奋勇的那位将军,皇帝又指派了另一位名将协助于他。
边关势急,不敢耽搁半刻,皇帝圣旨一下,两位将军便回去点兵备粮草,而李桓也回寝殿收拾行囊。
六皇子要带兵出征去讨伐胡人的壮举,很快便在皇宫内外传了开来,最快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李玄愆。
作为四哥,于情于理他都应当在开拔前为李桓送行,故而当晚便备了美酒,去往六皇子的寝殿,私下为他践行。
京城人士素来消息灵通,不到晚上,便满城老小尽知此事。
李桓之举,的确也让温梓童深感意外,上辈子他做上皇帝都始终唯唯诺诺,没什么建树,想不到这辈子竟能有此觉悟。不过再一想,此生他的处境与上一世已是大不相同,若他再不做点什么,莫说皇位无法与人争,就是自己也岌岌可危。
而这个消息传去连府,连今瑶晚上便没用饭,回了房里以泪洗面。
贤妃出事后,因怕受牵连,她对李桓可称绝情。可这么多年积攒下的情份,岂会这么快就消散?她从未想过嫁给旁人。
李桓做此决定,她相信与她的绝情也有关系,他定是觉得无人可信无路可走了,才打算用这样危险的方式去赢回皇上的信任。
若他死在了战场上,扪心自问,她会不难受么?
自然是难受的。
可是想到爹娘,想到整个连家,连今瑶却也未后悔当时的选择,只是这一夜都在愧疚中煎熬着度过。
翌日一早,大军开拔,李桓带着披甲执锐的将士们一路向着北境急速行进。
遗憾的是,他走前向父皇提出请求见母妃一面,却是被拒绝了。他只得带着满腔的失落上路。
打从六皇子带兵支援边关后,朝中众人日日都在等待着边关的消息,终于这一日,边关传来八百里加急的战报,而此消息,却是令所有人震惊万分的。
六皇子李桓,被胡人虏走了!
朝中大惊,皇帝震怒,边关两位将军对此已是束手无策,可堂堂皇子被敌军俘虏,这是多大的耻辱!
此战不能赢得胜利,这是李玄愆给自家六弟送行那日便心知的。可是身为一军主帅的李桓居然也被胡人掳走,这是他未能预见的。自立国以为,此事堪称本朝耻辱之最!
这下便是素来觉得能掌控全局的李玄愆,也无法作壁上观了。于是此噩耗传来的当日,他便于御书房私下觐见皇帝,请命带兵去营救自己的六弟。
今日在朝堂之上,宣孝帝已问过那些武将们,谁愿意立下军令状带兵去将六皇子救回?然而无一人敢站出来接下这个任务。
如今李玄愆主动将这个烫手山芋揽入自己手中,宣孝帝自是极其欣慰的,从龙椅上起身,缓步走至爱子身前,抬手拍拍他的肩膀:“沭儿啊,你能有如此魄力,父皇深感欣慰。”
说到这里,他稍一顿,眉间蹙起,话锋亦随之一转:“只是胡人蛮横,手段极其卑劣……朕如今已有一个儿子落入他们手中了,万万不能再让你也去冒这个险了!”
宣孝帝收回手,往前踱了数步,最后站定在窗前,负手望着外头的花木。只觉平日里赏心悦目的景致,今日看起来是那样的萧索荒凉。不由就有些湿了眼角,想他堂堂一国君王,却连自己的儿子也没能护住。
随着父皇叹了一声,李玄愆步去他的身后,“父皇,儿子此次是为了将六弟救出,而不是去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