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日后三皇子登基,燕贵妃心虚,肯定会对身体康健,又有皇嗣血脉的大皇子下手,淑妃只要躲过这一遭,便可以东山再起,拿出燕贵妃私通的证据,让燕贵妃和三皇子下台。
到了那时候,相对于私通而言,前朝的谋反又算得了什么大事呢?
可那封密信彻底的暴露了淑妃参与谋反的秘密,淑妃自知已无可挽回,便索性将燕贵妃也拖下了水,让多年的老对手,陪同自己一起上路。
季明烨和林纸鸢听后,不由得一阵唏嘘,都道宫闱之间凶险万分,人一旦踏足,礼义廉耻,便都顾不得了。
叶尘笑道:“你们也不必如此悲观,二皇子阴鸷,三皇子愚钝,他们本就不是理想的君主。”
季明烨和林纸鸢对视了一眼,季明烨笑道:“师父,你是说今晚一事,倒给了大皇子一个机会,对么?”
叶尘点了点头:“大皇子多年守拙,在淑妃和燕贵妃的权利争斗中保全了自己,实属不易。智谋已极,心性更是难得,朝中奸党曾看大皇子无所依托,屡次试图攀附,他都是拒绝了。”
林纸鸢笑道:“大皇子有才有德,应该是一位明君呢。”
季明烨回想起大皇子看到叶尘时,那一句轻轻的“老师”,不禁问道:“师父,你和大皇子,是不是早就认识?”
叶尘抚了抚长须,笑道:“我不仅和大皇子早就相识,我和你的兄长季明灿,也是旧日的朋友,若不然,我怎会在你有难的时候来得这样及时,你当我是及时雨么?”
第一百章 富贵易得,清欢难求,苏夫子……
叶尘抚须轻叹, 将前情一一说来,这番故事,却是连季明烨也不知道的。
原来, 皇帝登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皇子都是养在潜邸, 他行动自由,最喜欢出府游玩, 正好撞见游历至此的叶尘。
叶尘见大皇子才高志远, 便有心指点一二,二人结下半师之谊。
至于季明灿,则是叶尘的忘年好友,二人志趣十分投合,都认为若是大皇子登上帝位, 定然是一代明君。
叶尘看大皇子善于守拙,凡事谨言慎行,一时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便在大皇子入宫后离开了京城, 可没想到的是,季明灿这边一时不察,让郁氏寻着机会, 发生了季明灿和纳兰氏双双身死的惨剧。
现在想来, 应该是郁氏发现季明灿支持的其实是大皇子, 与季家支持二皇子的情形相悖,这才取得了淑妃和郁氏一族的支持,得以对季明灿一房下了毒手。
叶尘在愧疚之下,只得先保住季明烨,又想着毒草来历难寻, 便是多个人一同寻找也是好的,由此制定了让季明烨离开侯府的计策。
听到这里,林纸鸢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才知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相同的事落在不同人的眼中,又是另一番故事。
这夜过后,宫中传来消息,皇帝急怒攻心,数次昏厥,已经不能处理朝政。
所幸的是,皇帝病倒前,意识还算清醒,尚且来得及写下诏书,将大皇子立为太子,并即刻令太子代为监国,处理郁氏一案。
同年三月,由大理寺牵头,会同刑部和都察院将郁氏一案审结完毕,并整理成卷宗,呈给太子。
判决拟定郁氏、郁鹤中等主犯处凌迟之刑,郁氏一族成年男子一律斩首,其他人等充公为奴。
至于吴氏和吴一虎,虽充当了一回证人,但罪行恶劣,不可饶恕,所以发回了原籍大魁,等待秋后处斩。
郁氏一案,就此了结。
其中,涉及到皇家颜面的燕贵妃和淑妃,则是没有经过三司会审,而是直接打入了冷宫,赐匕首白绫鸩酒三宝,责令其自我了断,二皇子和三皇子发往封地圈禁,永世不得回京。
但后面的这些事,除去季明烨、刘章延等当事人知晓外,却是并没有外传。
京中人人议论皇帝此举突然,但说来说去,却是半点头绪都摸不着,有那好事者去着意打听的,却是立刻就被下了警告。
而那因燕贵妃而香客大涨的京华寺,则是伴随着燕贵妃的消亡和住持的离奇失踪,变得人迹寥寥,最后被迫闭门,再也不复往日的荣光。
同年四月,殿试如期举行,季明烨和周晏清一同在榜,自然是不必题,倒是那陆之逸实在是好运,也参加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