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自然就是今日的新郎官,太尉之子——徐少,同时也算赵栩的一个旧交。昔日在国子监同窗读过两年书,虽然交情平平, 但也始终续着联络。加之两府自去岁就有结亲的意思, 走动就更显频繁熟络。
可是这样一个即将成为自己妹婿之人,赵栩却对他有些好感不起来。这事还得从两家议亲时说起。
那时赵莹与徐少已顺利的合了八字, 过了定,只在商议一些成亲时的琐碎细处。而当时赵宋两家也还没发生任何不快,只是赵夫人私心里拖着,在宋青妩与官舒兰两人间犹豫。
那日议题正说到请“全合人”和“御人”,赵栩便突生一计,想着若是赵莹与徐少结亲时,由他陪着徐少来接亲,小妩陪着赵莹送嫁,这意义自然非凡。届时官家也应当明白他的心意了。
这事他自然不好提,便将想法告知了赵莹,由赵莹去说。赵莹与青妩打小亲密,也乐得这样,便将这话说给了母亲和太尉夫人。当时两位长辈都是满口答应的,可这事拖着还没和宋家说,便碰上了赵莹那晚出事。
如此一来,他的“御人”是定了,小妩的“全合人”却易主了。母亲又定好了侯府的千金。
这事一直是赵栩心中的一结,可因着当时两家确实闹得不好看,他也不能再与母亲掰扯什么,只得由着。可偏偏昨日过午,侯夫人突然光降赵府,说自家姑娘不知是吃坏了什么,连着泻了两日!吃了几副药,是实在不见转好,这才万般无奈下登门说明情况,好让赵家另寻一人做全合人。
赵家乱作一团,这情急之下能去哪儿找?这时自然又想起此前已合过八字,一切都再合适不过的宋青妩。再说如今两家关系业已转缓,赵宋两家的亲事也重新放上台面来议,那么请宋青妩来送个嫁,自然也是没什么不妥。
于是昨晚待母亲从将军府回来,说一切都定好了时,赵栩便有种失而复得的激奋。
可是下一个转折却又无情的拍过来。他兴奋了才没半个时辰的功夫,太尉府的小厮便又来递了个消息,说徐少有位腹心之友愿做“御人”。
就这样,在大婚的前一夜,赵栩竟被退货了!这要他如何高兴得起来?
太尉府自然是世族大家,又得皇家倚仗,行事作风便是狂妄了些,也没人敢明着置喙什么。正如此前因着赵莹出事,他们不给准信儿就这样耗着,眼看着耗过了原定的日子,却也没给任何说辞,赵家人回回登门求见他们都是换着法儿的避而不见。那些日子赵家合府都如上了煎锅一般,日日熬度。
如此这般,赵栩如何能按下心中不满,给未来妹婿个好脸色?
赵栩飘回视线,默默转身,心中暗暗拿定着任他徐家再如高高在上,今日娶赵家女儿,也得叫徐少跌下脸来才进得了这府门!
他冷着一张脸,负着手迈回自家门槛,吩咐了句:“关好门,过会儿新郎官不将全套的章程做完,不可擅自开门。”便大步往内院走去。
几个婢子面面相觑,心下暗道那新郎官叩门迎亲的章程,在民间倒是盛行,可高门大户的人家因着彼此都体面惯了,不好刁难的太过,所以一般就是作个样子,随意捡两样做做就好。整套做下来,怕是太苛刻了……
不过既然自家主子这样吩咐了,她们这些守门的下人也只能依命行事。
这厢赵栩到了内院,他纵是娘家人,此时也不便进到家妹闺房,只在窗外驻了步。门口的人看见,立马报给屋里的喜娘,于是喜娘等人便出来了几位,行过礼后便问是否接亲的队伍来了。
赵栩如实相告,并嘱她们从待一会儿再出去。说这话时,他的眼神却是一直观望着房门,企图从开着的闺房门缝往里看一眼。
他这会儿倒是不想看自家妹子,更想看的是宋青妩。
那件石榴红的吉服是贡品面料所裁,原是只有宫里的娘娘们才配穿的。可是面料分到东宫,太子却微微犯了难。太子妃面黑干瘦,趁不起太艳丽的颜色。而其它良娣之流,又不配着正红。是以便将这难得的料子,赏给了赵栩。
赵栩一见这面料便心中有了遐思,他委实想不出除了肤白赛雪的宋青妩,还有谁能更配这艳丽的颜色。是以,当即找了最好的裁缝,将面料仔细裁剪缝制,耗时月余,才终于做出了这条裙子。
当他终于透过门缝看见那抹热烈似火的颜色,穿在她的身上时,他的双眼久久的呆滞住。风从门缝灌进闺房里,宋青妩身上的红纱被不断吹起,薄薄的轻纱随风猎猎起舞……
这大约是他见过的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