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 / 2)

雅颂·柳山度假村是近两年相当出名的一个度假村。

其出名的点,除了是雅颂这个以前做日化这方面的大集团初次试水高端度假这一行当之外,还有独树一帜的自然景致、特色的建筑、令人宾至如归的服务和多元化的娱乐项目。

还有比较新奇一点的运作方式。

而随着雅颂柳山度假村声名鹊起并行的,就是今年刚升为4a旅游区的柳山。

本来按照自然风景和资源设备来评定,柳山在两年前下发证书的时候只拿到了一个3a,后来度假村落成,有了些名声了,今年再一次递交申报的时候,成功的升到了4a级,已经被称作柳山雅颂度假区了。

虽然国内4a级景区多达数百个,但借着号称国产日化之光的雅颂集团的名号,柳山也渐渐的出了名。

理所当然的,作为度假村的署名设计者,柳泽也在业内一下子跨出了一大步,瞬间脱颖而出。

这会儿正值柳山的旺季起头。

漫山遍野的枫叶和银杏连成了一片,似乎要将整个山头都染上朱红与流金。

叶鸿书站在外边,看到柳泽迎上老爷子。

司机等在边上,给他们开了门。

叶鸿书扶着老爷子上了车,柳泽跟上,叶鸿书也进了车里,问柳泽:“师兄,我领带歪了没?”

柳泽偏头看了看,摇了摇头:“没。”

“好。”叶鸿书点了点头,打了个哈欠,偏头看向了车外倒退的风景。

柳山度假村建了四年,于三年前落成,这些建设的时间却并不是花在了建筑上,而是耗费在了移栽树木、以及周边交通检修和优化上。

如今的柳三村已经全然看不出七年前那种偏僻的模样了。

村里新搭上了一座气派又好看的大桥,路面是水泥一截柏油一截的,全看谁家当时在决定修的时候出了资。

两岸乡亲的关系依旧不冷不热,但相同的是,几乎所有的房子都翻新过一次了。

倒不是说这些村人都开窍会挣钱了,而是被柳山吸引来了不少人过来搞投资,找当地村民租了房,做起了民宿。

如今旺季刚起头,村里不少民宿前边已经停了几辆私家车。

还有一些拖着行李箱,顺着步行的木栈道慢悠悠的从大巴的下车口一路看一路走过来,胸前挂着个相机,满脸笑容的小年轻。

不止是柳三村如此,另外几个柳字辈的村子,也没少沾这个度假区的光。

上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不少,自己经营民宿,或者是做个农家乐,又或者是改装一下摩托车,搭个棚,从大巴下车的地方到几个村里,一到旺季就来来回回的拉人挣钱,风雨无阻。

七年前那个除了山好水好什么都不好的暮气沉沉的小山村,如今看起来热闹又年轻。

这么些年下来,民宿都已经各有各的风格,为了赚更多的钱,连把自家做成快餐店和农家乐的人家也都重新修饰了一遍,更加贴合年轻人的审美。

也有不大改的,但也都重新粉刷了一遍,看起来崭新亮堂。

这儿连这几年都被乡委评了奖,什么美丽新农村,什么年度优秀农村。

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们本来不怎么吃这种无意义的奖,但在抱怨游客吵闹抱怨了两年之后,省里都给发了个奖下来,放着鞭炮一路送过来的,场面颇大,好面子的村民一下子就劲头十足的开始跟着乡委改造起来。

附近几个村里,就柳三村这里距离柳山最近,游客通常都首选这里,改造到现在,也是个正儿八经的旅游村庄了。

老爷子看着窗外,两手搭在拐杖上,眼皮耷拉着,说道:“要是现在有以前走的人回来,大概都认不来回家的路了。”

这话说的时候,语气有些微妙,带着些自豪和骄傲,却又含着几分叹息。

柳泽听着老爷子的感慨,也跟着看了看窗外,说道:“是好事。”

老爷子手指动了动,摸了摸放在衣兜里的手串,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的确是好事。”

柳泽看了看老爷子,一时也摸不清楚老人家在想什么,便沉默了下来。

柳泽今年三十五了,金融和设计两面开花,事业有成,蒸蒸日上。

叶鸿书也厉害,鸿泽建筑设计事务所有了好几个标志性项目,在邓女士新开辟出来的雅颂工程部门里也是个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