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夫人死后常家的三子常雁摔落山崖,下落不明。
这常雁幼年师从大名鼎鼎的江湖人学艺,据说一身功夫深不可测。
官府一路查下去从蛛丝马迹中得知常雁坠崖后侥幸未死,往京中而去。
常雁入京之后先是与公主府中卸聘的旧厨结识,摸清公主府的地形,又打听到温姝所住之地,借着一身武艺如入无人之境深夜在长公主府投毒,若非那只黑猫,当夜温姝便已一命呜呼。
京兆尹用常家人的性命作胁,这才将常雁抓捕归案。
温姝遇刺的消息传入东宫,祁睿冷笑一声,“都是他自找的。”
到底派人查探一番内情,得到了温姝无恙,常雁已被关押的消息。
此一遭也算是尘埃落定。
翠微问过温姝,为何不疑心温家人。
温姝盯着跃动的烛火道,“温家人没有这样的胆子。”
温姝往后要走的路越发艰难。
扬州像常雁这样将他刻在心尖上恨的人太多。
若是离开长公主府中,这群人藏匿在暗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扑上来将他分而食之。
常雁之事只是一个开始。
而他必须离开长公主府。
他宁愿死在男人的战场,也不愿意死在女人的床榻。
温姝知道因为黑猫之事顾翊记恨上了自己。
他往阆苑阁行共五次,次次被拒之门外。
翠微自责道,“若非我给那只猫喂食,公子也不用如今低声下气地赔礼。”
温姝摇头宽慰,“与你无关。”
第六次之后,温姝再未曾去过阆苑阁。
或许顾翊并不愿意见他。
黑猫死后,阆苑阁中再未传来仙音。
第二十一章
九月的时候,从北方边关传来喜讯。
屡次侵扰边境的夷狄被镇北军重伤元气,镇北将军陈昭班师回朝,陛下亲自设宴庆祝前线大捷。
陈家一门与京城别个世家不同,是唯一一个武将世家。
陈家的先祖是陪着先帝打下江山的名将,至今雕像伫立于太祖庙前守奉香火。
与中原晋国北方接壤的夷狄有柔然匈奴不等,柔然势弱,匈奴有雄主,自晋建国两百多年来边境大小战乱不断,若非有一支战无不胜的陈家军,这天下未必是如今的升平盛世。
陈家的男人多马革裹尸于战场,先帝亲赐陈家军为镇北军,并赐下陈家长子陈昭与如今隆裕长公主的婚事,封陈家世袭罔替的一等勋爵。
而陈昭对长公主的私行分外不齿,虽有着驸马的名头,却在陈老将军病故后承接军队前往边关,十年守着苦寒之地,而这些密事皆不为外人道也。
幼子陈司礼常年依仗家中权势惹是生非,只要不出了人命,即便是陛下也不会治他的罪责。
镇北将军陈昭回来了。
长公主府的驸马爷回来了。
只这陈昭风尘仆仆入宴觐见过圣上之后便回了陈家,没有踏入长公主府半步的意思。
长公主也没有派人去请,在府中与顾翊颠鸾倒凤。
外头的种种并未影响到潜心温习的温姝。
温姝读书悟性极高,写的一手好文章,即便是极为瞧他不起的温行远当初也承认过他的天分。温行远被押送京中的牢狱,也许要在大理寺度过一生,温姝没有去看过一次。或许他的父亲如今在牢狱中忏悔,或许他的父亲如今在牢狱中恨他恨的咬牙切齿,都与他无关。
十月份的时候,太子被陛下编入镇北军的军营中历练。太子入了军营,连着太子一党如易钊易欢顾绪陈司礼之流便很少出入长公主府,难得见了一次祁康,也是因为胡作非为挨了长公主的训斥,没有心思为难于他。
温姝难得有一段舒心无人打扰的日子。
兴平十一年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
温姝写信于扬州桑府的小姐。
“京城大雪,小姐可安?”
温姝收到的回信中是娟秀的一行簪花小楷。
“安好勿念。”
他们之间其实也只有这两次书信往来。
温姝如珠似宝地藏在匣中,深夜的沉梦中他掀开了新娘的红盖头,露出一张含羞带怯的娇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