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2)

众人小声议论纷纷。

“实在是丧尽天良。”

“扬州这一方水土怎么会养出来这等鼠辈?”

“温大人对自家人都这样的态度,更遑论别的什么人。”

那说书人便卖了个关子,“别说,这朝野上下还真有一人得这温大人青眼。”

众人惊奇,“什么人?”

说书人一捻胡须,“正是前几年得了武状元入京为官的桑英桑大人。桑大人是新进一辈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这京城哪家权贵的女儿不惦记。温府如今什么地位,对桑府数次递了拜帖,均吃了闭门羹。”

便有人插话道,“听说桑大人的妹妹差点便嫁给这温大人了。”

说书人折扇一打,扇面清明风月四个字缓缓撑开,此情此景倒是颇为讽刺。“这桑家的女儿当年在扬州同温大人也算是青梅竹马,可惜是个短命的,新婚之夜听说撞见新郎与人苟且,一时受了刺激,没多久便香消玉殒了。”

“真是可怜。”

“你莫不是爬人家床底下了,知道的这么清楚。”

说书人笑了笑。

他倒是没有爬到人床底下,反而是有贵人将这些事写了个清楚明白,并奉上百两银子,借他口舌一用。

“且不说这些,我这讲的都是些风闻野史,诸位要是当了真那便是笑话。”

“你这分明是怕人找你算账。”

“朗朗乾坤,青天白日,岂能冤杀良民?更何况杀的了我一人,又如何能杀的了十里八乡的百人?杀的了百人,又如何能杀的了千人?”

这话倒是没错,民言只能疏不能堵,堵的住一人,堵不住千万人。

更何况说书人自认为有贵人做后台,没什么可怕的。

人群中有人说,“这温大人至今未娶,可与那桑家女有关?”

便有人接话,“兴许桑家女无关,与那新婚夜揽着的小娘子有关罢。”

“兴许那不是什么小娘子,是个男相公。”

“我看那温大人对桑家公子这般厚待,指不定是看中那桑大人相貌英武,年轻气盛的好模样。难怪桑大人躲着不敢见。”